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电工技术   238篇
综合类   251篇
化学工业   613篇
金属工艺   169篇
机械仪表   288篇
建筑科学   356篇
矿业工程   200篇
能源动力   119篇
轻工业   297篇
水利工程   234篇
石油天然气   226篇
武器工业   43篇
无线电   3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1篇
冶金工业   196篇
原子能技术   72篇
自动化技术   3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工艺学课程自1983年创立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成功获得了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定,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混合式一流课程”和“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等称号,同时获得“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一等奖”。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3个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专业的重要支撑课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调查江苏省辖区内的食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现况。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江苏省13市区流通和餐饮环节的油炸食品、速食面、食用油类等样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15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 采集5类食物共277份, 15种多环芳烃的检出率为18.8%, 各类食品中目标化合物检出含量范围: 油炸面类食品0.3~197.7 μg/kg; 速食面0.3~72.0 μg/kg; 食用油0.3~27.4 μg/kg; 果蔬类 0.1~2.56 μg/kg; 谷物0.1~6.92 μg/kg。苯并(a)芘(BaP)均未超标。结论 江苏省内食品中存在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 15种多环芳烃的总含量的均值以油炸面类食品和食用油最高, 速食面次之, 谷物与果蔬类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3.
文中探讨了冰醋酸、醋酸钠、双氧水、草酸几种试剂对栀子黄、栀子蓝及相近颜色的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脱色效果,并确定了桅子类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鉴别试剂。分析了冰醋酸浓度、时间、温度、p H值及浴比对栀子类植物染色棉织物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鉴别条件。结果表明,冰醋酸溶液可作为栀子类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鉴别试剂,最佳鉴别条件为:浴比1∶50,冰醋酸浓度为40%,处理时间50 min,温度为20℃,p H值为5.5。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35产β-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产β-葡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麦糟粉,添加量为3.0%(w/v),最佳麦糟粉颗粒直径为0.5mm左右;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添加量为0.8%(w/v);最佳培养基初始pH为7.0;最佳摇瓶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佳发酵温度为36℃。在上述优化条件下,以接种量10%(v/v)接种菌龄18h的种子于发酵培养基中,200r/min摇床培养60h,β-葡聚糖酶酶活达到32.5U/mL。同时,耐热性实验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85.
成熟温度和时间对半硬质干酪成熟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成熟温度和时间对半硬质干酪成熟特性的影响。将干酪分别在4、10、16℃条件下成熟,测定其在90d 内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0d 成熟期内,pH 值先下降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pH4.6 可溶性氮含量和12% 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逐渐升高;乳酸菌总数逐渐下降。成熟温度对干酪的感官品质、pH 值、蛋白质的降解和乳酸菌总数影响显著。4℃成熟的干酪,在第90 天时,感官品质达到最好;10℃成熟的干酪,在第45天时,感官品质达到最好;16℃成熟的干酪,感官品质较差。根据感官品质和其他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半硬质干酪的最佳成熟温度为10℃,最佳成熟时间为45d。  相似文献   
86.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举了美、日等国关于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法规和测试方法,并重点对比了中美两国对不同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规定,详细介绍了我国纺织品燃烧性能的主要测试方法,包括垂直法、水平法、45°法和氧指数法等,其中垂直法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使用最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双歧杆菌的活性保藏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有益菌。近年来 ,随着对双歧杆菌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入 ,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且旨在提高其存活率的保藏方法以及对其鉴别和计数的检测方法也日益增多 ,本文就目前有关研究作一简介。1 保藏方法双歧杆菌要发挥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一般认为其活菌的最小数量须保持在106cfu/ml或 g以上。为了达到这个要求 ,许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广泛探索 ,内容涉及冷藏、冷冻保藏、真空冷冻干燥、微胶囊等技术。1 1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目前解决微生态制剂中活菌存活率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常用的壁材为海藻酸钠、卡拉胶、…  相似文献   
88.
用SAS9.0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变化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够表达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细菌总数与实验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范围是-10.20%~8.43%。此数学模型为发酵香肠发酵过程的控制,提高发酵肉制品的安全性,缩短生产周期提供了依据,也是微生物预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9.
凝乳酶对干酪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乳酶对干酪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凝乳酶的种类,以及其在干酪生产中的作用和机理,论述了凝乳酶对干酪品质影响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在芝麻油中鉴定出91 种香气活性物质。芝麻油的杂环类气味物质(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和呋喃)总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羰基类气味物质(醛、酮和酯类)总含量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芝麻油的烤芝麻味、坚果味、焦糊味、烟熏味和苦味感官强度逐渐增强,土腥味、木质味和生青味强度持续减弱。微波预处理芝麻籽的出油率(30.02%~31.93%)与功率呈正相关,显著高于生芝麻籽(24.89%)。微波预处理提高了芝麻粕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由11.7%升至18.07%)和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由392.18 mg/kg增至462.92 mg/kg),且最高NSI和生育酚含量分别出现在540 W和700 W微波预处理后。芝麻油中芝麻酚(13.01~15.78 mg/100 g)、杂环胺(33.19~143.88 ng/g)和多环芳烃(0.40~9.03 ng/g)的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其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综上所述,适度的微波预处理可以赋予芝麻油浓郁的香气,提高芝麻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同时提高芝麻粕蛋白的利用价值。因此,微波作为一种新型产香技术在芝麻油加工和芝麻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