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篇 |
综合类 | 34篇 |
化学工业 | 39篇 |
金属工艺 | 34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41篇 |
矿业工程 | 31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99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篇 |
冶金工业 | 26篇 |
原子能技术 | 28篇 |
自动化技术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快地走近我们,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支柱。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又使得计算机网络本身运行的可靠性变得至关蘑要,向网络的管理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日趋繁杂,网络管理人员用人工方法管理网络已无法可靠、 相似文献
102.
103.
铀表面初始氧化行为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获取了表面清洁的铀及其在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研究这些电子能量损失谱线显示:清洁表面铀的等离子损失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符合;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体等离子体(BP)、表面等离子体(SP)以及价带间跃迁所造成的电子能量损失峰发生了明显的连续偏移和强度的变化,表明室温下清洁表面铀暴露微量纯氧后,在铀表面上发生了U→UO→UO2初始氧化过程。同时,又采用了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照分析了铀的初始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4.
为揭示各种行波磁场铸流搅拌的电磁冶金效果,基于计算域分段法建立了断面1280 mm×200 mm板坯连铸电磁、流动、传热和凝固的耦合模型,利用电气参数和磁感应强度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行波磁场搅拌器因电磁推力的方向性特点在板坯二冷区搅拌过程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与特征的端部效应,辊后箱式搅拌器(Box-typed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B-EMS)的单侧安装形式导致板坯内弧侧磁感应强度远大于外弧侧,辊式搅拌器(Roller-typed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R-EMS)的对辊安装形式则使磁感应强度呈现对称分布。在400 kW和7 Hz的相同电气参数下,R-EMS的电流强度比B-EMS高75 A;尽管箱式电磁搅拌的有效作用区域较辊式电磁搅拌大,铸坯中心钢液过热耗散区域大,但辊式搅拌推动钢液冲刷凝固前沿形核作用则明显大于箱式搅拌。两者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柱状晶生长、促进凝固前沿等轴晶形核与发展的能力,将不锈钢板坯等轴晶率提高至45%的门槛值以上,其中间隔型反向辊式搅拌器下的等轴晶率比箱式搅拌高约17%。综合表明,基于行波磁场铸流搅拌的间隔型反向辊式搅拌器有望更好地消除铁素体不锈钢板材表面皱折缺陷。 相似文献
105.
以中碳结构钢大方坯及其热轧棒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铸坯和轧材进行低倍侵蚀和成分分析,揭示了连铸控流模式对大方坯凝固组织与宏观偏析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铸轧遗传性。研究表明:常规直通水口浇注模式下,结晶器电磁搅拌(Mol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M-EMS)电流由0增加到800 A,铸坯等轴晶率由6.06%仅可增加到11.71%,难以有效避免大方坯常见的中心缩孔缺陷与突出的中心线偏析。采用新型五孔水口浇注模式,即使不开启M-EMS,铸坯中心等轴晶率仍可达23.1%,大方坯中心缩孔级别可降至1.0级以下,满足后续热轧大棒材探伤要求。同时发现,五孔水口浇注模式下,大方坯铸态组织中往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柱状晶到等轴晶转变(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 CET)区,铸坯断面碳偏析指数呈M型分布,表现为断面1/4位置CET区域碳偏析指数最高。大棒材轧制基本改变不了铸坯断面宏观偏析的分布形态,且可能导致中心线偏析指数增加。同时指出,基于连铸控流模式的作用规律和铸?轧遗传性特征,以及特殊钢长材热加工对中心致密度和偏析分布与程度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应从连铸工艺源头合理地控制铸态组织与宏观偏析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浸入式水口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形式,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口结构及铸坯断面尺寸对板坯结晶器流动行为的影响。通过解析速度云图、表面流速、液面波动、冲击深度及保护渣覆盖情况等特征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进行多角度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水口侧孔倾角向上对1 600 mm×220 mm断面结晶器流场液面扰动较大,其倾角向下15°时射流冲击深度较大,倾角向下8°时最为适宜。水口底部形状会影响钢液的湍动能耗散及流场对称性,对比后得出凹底水口为最佳水口形状。侧孔形状对表面流速影响较小,但对自由液面波动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钢液裸露;当水口侧孔面积一致时,矩形侧孔水口条件下的结晶器液面裸露面积小于跑道形侧孔和方形侧孔情况。而在浇注不同断面尺寸时,仅通过改变水口结构和使用工艺难以获得合理的结晶器流场,还需要借助其他控制流动的手段来推动未来板坯多元化生产的发展。本研究可为改善板坯质量提供理论与工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110.
研究了不同张力条件下,干热和湿热处理后的PTT纤维及毛/PTT混纺纱的弹性及拉伸性能.松弛条件下的干热和湿热处理导致了PTT纤维初始模量的降低、延伸性能的增加.一定张力条件下的干热和湿热处理可以防止PTT纤维初始模量的降低,且在张力小于6 cN/tex、150℃干热条件下处理PTT纤维将提高其回弹性能,这可能是由于张力作用导致了非晶区大分子链"Z"构象取向增加以及高温作用导致的结晶增加.这些现象在毛/PTT混纺纱弹性测试中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