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5篇
水利工程   6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9 毫秒
81.
概述了常用的管道清理技术的特点,针对双流法碱液套管预热器的结构特点,选择化学方法对其结垢进行清洗,通过试验确定了清洗剂的配方。介绍了清洗方案、控制条件及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2.
本文应用随机有限元法,对A型井架进行了多参数随机振动的一,二阶灵敏度分析,给出了随机屈曲荷载的表达式,所得结论可为再建井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不同形状缺陷对混凝土双K断裂性能的影响,通过5组共计20个试件的楔入劈拉试验,探讨分析了无缺陷组试件、含圆形贯穿缺陷组试件和含线形贯穿缺陷组试件的荷载张口位移全过程曲线、起裂荷载和失稳荷载,并通过叠加法计算了相应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通过各种试件的对比研究表明,含缺陷的混凝土断裂形式与普通混凝土一致,但各组断裂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且起裂荷载、失稳荷载随缺陷体尺寸的增大而逐步降低;缺陷形状对断裂性能无直接影响,但断裂面纵向截面高度的变化是引起混凝土断裂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起裂韧度不随缺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失稳韧度却随缺陷尺寸的增大而减低,断裂韧度计算还验证了将缺陷等效折减为纵向截面高度损失量的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跨高比和初始缝高比恒定的非标准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按照改进的试验加载装置进行试验可抵消竖向力的作用。以双K断裂理论为基础,采用紧凑拉伸试件的断裂韧度公式计算得到非标准楔入劈拉试件的断裂参数,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紧凑拉伸试件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均能准确计算非标准楔入劈拉试件的断裂韧度,两种方法误差仅为3%;在截面高度300~600mm范围内,起裂断裂韧度基本不随试件截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失稳韧度在截面高度大于500mm时不具有明显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85.
考虑到钢-混凝土交界面的特殊性,提出了三个用于评价交界面法向粘结性能的参数指标,包括法向粘结刚度、法向粘结强度和法向极限张开位移,使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参数的计算方法,设计并进行了钢-混凝土交界面法向粘结参数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交界面粘结力的作用下,试验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初始上升段会经历线性段、过渡段和平台段三个阶段;随着钢板粗糙度的增加,交界面法向粘结强度的增幅要远大于法向粘结刚度和法向极限张开位移的增幅;单位粗糙度交界面各个法向粘结性能参数的增量随着钢板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法向极限张开位移值的增量降低最多;在钢板足够粗糙的情况下,交界面的法向粘结性能应趋近于交界面处砂浆的力学性能。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度很好,表明理论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得到的交界面法向粘结参数值可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86.
胡少伟  胡汉林 《工程力学》2012,29(5):101-106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的横向承重构件,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准确计算其抗弯承载能力是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该文以弹性分析理论为基础,推导了考虑交界面相对滑移和预应力增量的预应力组合梁弹性承载能力和挠度计算公式;以完全协同作用和平截面假定为前提,采用简化的塑性理论,推导了考虑预应力增量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公式能够反映预应力组合梁的受力特点,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满足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87.
胡少伟 《中国水利》2010,(10):11-13
对比了中美两国混凝土坝抗震设计理论体系,分析了两国在抗震设计方面的差异,提出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大坝抗震设计合理标准,为完善我国混凝土坝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研究地震激励下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动力行为,建立模拟地震激励下大坝非线性动力损伤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大坝抗震安全评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湾拱坝为例,引入损伤因子,利用塑性损伤模型来模拟拱坝的材料非线性行为.对拱坝坝体上、下游最大主应力、坝体位移、裂缝开展范围及坝体超载安全系数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材料非线性对坝体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塑性损伤模型比线弹性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坝体在地震激励下实际的受力行为、变形和损伤程度.从而,本文进一步揭示拱坝动力损伤灾变机理,为进行大坝抗震安全评定与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尹阳阳  胡少伟  王宇航 《工程力学》2019,36(7):48-56,108
自重对三点弯曲梁试件的断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而以往基于三点弯曲梁研究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时,很少考虑自重引起的试件初始裂缝张口位移(CMODini)的影响。为了研究CMODini对三点弯曲梁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CMODini及考虑CMODini影响的有效裂缝长度(ac)和失稳断裂韧度(KICun)的计算公式,并用不同试件尺寸及不同初始缝高比的三点弯曲梁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试件初始缝高比为0.4时,CMODini受试件尺寸影响较小,即使试件尺寸达到2200 mm×550 mm×240 mm时,自重对其CMODini、ac及KICun的影响均小于5%。CMODini受初始缝高比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初始缝高比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尺寸为1143 mm×305 mm×76 mm,初始缝高比为0.818的三点弯曲梁试件,自重对其CMODini、ac及KICun的影响分别为24.26%、1.73%和17.31%。可见,当三点弯曲梁试件尺寸及初始缝高比均较大时应该考虑自重引起的CMODini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基于环形预应力作用机理,将PCCP承受的负压等效为环向作用力,计算分析了PCCP承受负压的能力,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实际埋置条件下的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本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结果均表明:在钢筒内管芯混凝土处施加一个大气压的负压对管芯混凝土以及插口钢圈内较薄混凝土管芯的受压应力影响不大,设计时可不考虑负压对PCCP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