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63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研究了AlxMo0.5Nb0.5Ta0.5Ti1.5难熔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从Al元素在该体系合金中固溶强化作用以及Al和过渡族元素的强键合作用两方面对合金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含量在0~0.75范围内,合金均呈BCC结构类型,随Al含量增加,合金的树枝状凝固组织逐渐细化,硬度增加。在室温条件下,低Al含量(x≤0.3)合金在压缩应变达70%不发生断裂,高Al含量(x≥0.4)合金则表现出明显脆性。在高温条件下,随Al含量增加,合金体系理论熔点降低,合金高温下压缩强度降低程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52.
为提高云制造服务组合的流程寻优质量、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云制造服务组合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云制造服务组合场景下的3种服务协同质量计算方法;然后,构建了一种融合服务协同质量的云制造服务组合优化模型;最后,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搜索策略岛屿模型的人工蜂群算法,实现最优云制造服务组合流程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组合流程的寻优质量、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当前流行的人工蜂群改进算法和其他群智能算法。  相似文献   
653.
随着对六价铬离子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化学检测因其高效、经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不同电活性层修饰电极在六价铬检测方面的应用,比较了不同修饰电极材料对六价铬的检测效果和各自的优缺点,包含无机纳米材料(纳米碳材料、纳米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和有机聚合物、有机分子复合材料,并总结了不同修饰电极在检测六价铬过程中的行为机理,主要分为四类检测机制:包括木质素-聚(环氧丙烷)共聚物的静电吸附机理、氮杂冠与HCrO4-形成络合物阻碍电子转移、Cr6+诱导二硫键形成引起r GO通道电阻变化以及pp结界面势垒作为驱动因素的检测机理。最后对修饰电极的优化设计、改善其选择性、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以及提升裸玻碳电极检测能力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4.
粉末冶金多孔铝材料具有质轻、耐腐蚀、孔隙均匀可控、比表面积大、近净成形等优点,可用于含油轴承、过滤器、热管毛细芯、铝空气电池电极、金属电极集流体、吸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产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由于铝活性较高,铝粉表面极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烧结扩散的进行,严重影响粉末冶金多孔铝的性能。本文综述了烧结助剂和烧结工艺对粉末冶金多孔铝表面氧化膜破除机理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压制烧结、松装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浆料涂覆烧结法和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形法等五种制备方法,探讨了粉末冶金多孔铝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粉末冶金多孔铝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5.
基于2018—2019年在广州从化进行的引雷至架空线路和引雷至地面两种火箭引雷试验,分析对比了两种引雷情况下在试验现场测得的回击实测电流峰值以及由雷电定位系统提供的回击估算电流峰值和回击远电场峰值,评估了两种引雷情况下雷电定位系统的电流估算情况。引雷至地面(线路)情况下87(70)次回击实测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13.4(16.4) kA。相对于引雷至地面的回击,引雷至线路情况下回击电流峰值估算误差整体更偏向纵轴的负轴,这可能是因为电流峰值相同的回击,引雷至线路时产生的远电场峰值比引雷至地面时约低14%。  相似文献   
656.
为了科学解释二元堤基结构堤防管涌致灾机制并揭示其形成、演化过程和致溃规律,在考虑堤基强、弱透水层之间壤土过渡层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完整地模拟了二元堤基管涌从单个泡泉发展至管涌群并最终造成堤基塌陷溃决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上部黏土及壤土层在渗流的顶托作用下向上隆起并在堤基内部产生层间水平渗漏通道,导致发生潜层砂沸,最终向上发展为表面砂沸的渗透破坏;二元堤基结构管涌发展可分为裂缝发展、潜层破坏、上覆层破坏、管涌通道上溯、堤基破坏和堤基溃决6个发展阶段;表面砂沸由潜层砂沸发展而来,潜层砂沸是由于土层内竖向坡降所引起的渗流力大于上部土体浮容重时造成的土层结构破坏所致,临界竖向坡降处于0.9~1之间;壤土层的存在会加快堤后自由边界区域管涌群的发展速度,但可以延缓管涌通道的上溯,对堤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7.
铜合金在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服役环境复杂,除了要求优异的力学性能外,对铜合金的耐腐蚀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综述了铜合金电化学腐蚀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外界环境因素(温度、pH值等)和合金元素(Fe、Mn等)对铜合金腐蚀电位、腐蚀电流、腐蚀类型以及腐蚀产物等的影响规律和机制,以期为后续铜合金耐蚀性能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8.
以滑石粉、秸秆纤维作为填充物,采用化学发泡的工艺制备了秸秆纤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滑石粉含量、秸秆纤维含量、发泡剂含量及注射温度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对样条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力学性能较优的组别,同时还探讨了材料组分与注塑工艺的变化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图揭示了样条性能变化的原因、机理。结果表明,滑石粉、发泡剂含量通过对发泡效果的影响与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正相关;随着秸秆纤维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缠绕结合情况较好但过量纤维会发生团聚现象,其力学性能指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注塑温度在18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最优,且随着注塑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659.
胡强 《合成纤维》2023,(10):1-4
为提高萃取液的利用率,采用裂解工艺,先对尼龙6聚合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低聚物和单体进行解聚,解聚后的产物直接进入反应器中,可用于高黏度有光尼龙6切片的聚合生产中。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聚合工艺流程,具体介绍了纯化、浓缩、裂解、聚合、切粒、萃取、干燥等工序。采用优化工艺,既省去了复杂的蒸馏和精制工序,又节约了能源,制得的高黏度有光尼龙6切片的分子质量分布可达1.008左右。  相似文献   
660.
Based on the covariant Lagrangian function and Euler–Lagrange equation, a set of classical fluid equations for strong EM wave-spin plasma interaction is deriv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lativistic effects may affect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by three factors: the relativistic factor, the time component of four-spin, and the velocity-field coupling. This set of equations can be used to discuss the collective spin effect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 classical regime, such as astrophysics, high-energy laser-plasma systems and so on. As an example, the spin induced ponderomotive force in the interaction of strong EM wave and magnetized plasma i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 component of four-spin, which approaches to zero in nonrelativistic situations, can increase the spin-ponderomotive force obviously in relativistic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