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正硅酸乙酯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水解缩合3-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基硅烷(GP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了TEOS改性的3-缩水甘油醚基丙基倍半硅氧烷,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了表征和确认,浸渍法使其在玻璃基体上成膜.用划痕法通过MTS Nano Indenter XP纳米压痕仪测试了有机一无机杂化膜的结合强度和划痕形貌,测试结果表明:适当添加TEOS可提高有机一无机杂化膜的膜基结合强度,W(TEOS)15%处膜基结合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纺织用磁纤维的基本概念及制备工艺,介绍了以磁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品种类,并解释了该类纺织品所具有保健功效的原理,对现有的磁纤维及其纺织品的标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不同含量的正硅酸乙酯(TEOS)与r-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基硅烷(GPMS)共水解缩合,所得终产物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用浸渍法使其在玻璃基体上成膜,并利用扫描探针电镜(SPM)对膜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MTS Nano Indenter XP纳米压痕仪研究了TEOS的含量对杂化体系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在TEOS含量为5%时表面粗糙度最小、弹性恢复能力最大,TEOS含量为10%时摩擦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4.
0 INTRODUCTIONNormaltestingprogrammesofpolymericmateri alsreadily providecomprehensiveinformationaboutstress/strain/timefunctionsforshort termbe haviours,andthereareseveralwayscanbedisplayed ,suchasfamilyofcreepcurvesorofisometriccurves .However,itisnotpra…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倍半硅氧烷(SSO) ( YGO-SSO 和Methacryl isobutyl-POSS) 涂层对碳纤维(CF) 改性, 有效地提高了碳纤维/ 聚芳基乙炔(CF/ PAA) 的层间剪切强度( ILSS)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以力调制模式对CF/ PAA复合材料横截面进行表面形貌和硬度分布研究, 通过对硬度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纤维、界面相、基体相硬度分布直方图和线分布图, 对不同涂层、同种涂层不同浓度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界面相特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不同浓度SSO 涂层处理对界面的改性效果不同, 含大有机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MethacrylisobutylPOSS) 的改性效果好。AFM 分析直观地表明, 经不同结构SSO 涂层处理后CF/ PAA 复合材料中出现不同形貌结构、不同硬度的界面过渡层,该界面层提高纤维/ 树脂的粘接。   相似文献   
16.
聚苯胺/石墨烯/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电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啸  王铀  刘淑娟  胡立江 《功能材料》2011,42(Z4):744-747
以对苯二胺( p-PDA)为单体,氯金酸(HAuCl4)为氧化剂和Au源,氧化石墨烯(GO)为基底,通过原位聚合伴随Au纳米粒子生成的方法获得了聚苯胺/石墨烯/金(PpPD/GO/Au)的纳米复合材料.FESEM、FT-IR、XRD等测试表明,聚苯胺类衍生物、氧化石墨烯以及金纳米粒子三相在整个纳米复合材料中共存.材料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对浙江省某污水处理厂开展CAST-MBBR工艺的建模和模拟研究.针对工艺机制,将半经验生物膜模型嵌入活性污泥1号模型,描述CAST-MBBR除碳脱氮的生化过程,再与描述颗粒沉降过程的双指数模型复合,形成完整的CAST-MBBR工艺模型,并建立进水、出水水质与模型组分的转换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出水指标影响较大的关键性参数并进行调校.利用污水处理厂全年的实测进水、出水数据对校正后的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出水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总体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CAST-MBBR工艺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LY12铝合金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S含量对其的影响.以腐蚀电流为指标,比较了三种体系杂化膜的防腐能力.利用盐雾试验和电子扫描照片研究了杂化膜耐长久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杂化膜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腐蚀反应的发生,VMS和MPMS膜层可使腐蚀电流减小300多倍.当TEOS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膜层的腐蚀电流最小.比较而言,VMS-TEOS膜层的耐蚀能力最强,GPMS-TEOS膜层最差.VMS膜层和VMS 20%TEOS膜层耐盐雾腐蚀的能力最强,总体来说,杂化膜耐长久腐蚀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及其膜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乙烯基倍半硅氧烷VS及TEOS改性的VS(VST).以VS和VST为中间体,用浸涂法制备了杂化膜m-VS和m-VSt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V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扫描探针电镜、扫描电镜研究了膜的形貌及其膜厚,并通过DSC、TGA、纳米压痕测试及腐蚀试验,对VS和VST杂化膜的热力学、力学及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VS是含多羟基的低聚物,VST杂化膜的Tg可达129.8℃,热失重温度337.5℃,耐电化学腐蚀。w(TEOS)=20%杂化膜体系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ifier, 5 -25 wt % titanium tetrabutoxide (TBO),on the hard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ilms based on SSO deriving from hydrolytic condensation of (3-glycid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 (GPMS) and vinyltrimethoxysilane (VMS), by the continuous stiffness measurement (CSM) technique of an instrumented-indentation testing (ⅡT) device. Films were synthesized by adding the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ethylenediamine (EDA) and benzoyl proxide (BPO) to SSO solutions in ethanol, dip-coating over glass substrates, and curing using an appropriate thermal cycle. Intrinsic values of hard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in “plateau region” from “four-layer”explanation. And the brittle index of the modified coating systems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