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77篇
综合类   110篇
化学工业   158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118篇
建筑科学   65篇
矿业工程   87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60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GCRO-DR方法是求解一系列连续线性系统常用迭代方法.本文首先提出了simpler GCRODR方法,在单个循环中它的计算成本比GCRO-DR更少.本文为了避免算法的不稳定性问题和内存溢出问题,并提高simpler GGRO-DR算法的收敛性,引入了重启参数自适应策略.另外,在用该方法求解大型连续线性系统需要多次重启次数情形以及相邻系数矩阵之间谱信息相关情形,本文利用重启参数自适应策略提供的学习样本,通过强化学习来选取一个比较好的重启参数.最后,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三类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针对工件铀的表面激光氮化工艺,考虑铀的固-液相变过程中各物理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结合计算流体软件FLUENT中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计算气-液相界面处的降膜解吸传质过程。进行了铀的瞬态激光氮化传热传质耦合数值仿真,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瞬态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同时获得渗氮量在铀表面和深度上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因激光局部加热引起的表面张力梯度导致的Marangoni对流对铀表面氮化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渗氮量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为激光氮化的理论分析和工艺指导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航空发动机长时服役要求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蠕变性能。本工作研究了平纹编织Cansas-Ⅱ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2D-SiCf/SiC)在空气中的高温蠕变行为,蠕变温度为1200~1400℃,应力水平为80~140MP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2D-SiCf/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使用能谱分析仪(EDS)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蠕变应力低于比例极限应力(σPLS)时, 2D-SiCf/SiC的蠕变断裂时间超过500h,稳态蠕变速率为1×10–10~5×10–10/s,蠕变行为由基体和纤维共同控制。当蠕变应力高于σPLS时,复合材料的基体、纤维和界面均发生氧化,蠕变断裂时间显著降低,稳态蠕变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蠕变行为主要由纤维控制。  相似文献   
24.
荆继武  王晶  林璟锵  谢永泉  顾青 《软件学报》2010,21(10):2631-2641
利用冗余复制技术,BQS(Byzantine quorum system)系统在异步信道上提供了能容忍f台服务器拜占庭失效的存储服务.COCA系统和CODEX系统设计了一种结合门限签名方案和BQS系统的服务器协议,完成了TSS-BQS(threshold signature schemes-BQS)系统.与普通BQS系统相比,具有更易于支持Proactive Recovery,简化客户端密钥管理和客户端通信的优点.基于相同的系统模型和信道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器协议,满足TSS-BQS系统的安全要求;而且与已有协议相比,该协议只需更少的通信轮数,在读/写并发情况下执行效果 更优.  相似文献   
25.
合作计算的任务可能发生在彼此互不完全信任的各方之间,此时各方参与运算只是想知道最终的结果,而不希望自己的隐私信息被别人获取.安全多方计算所要解决的正是合作计算的隐私保护问题,它能够在保证各方输入的隐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本文考虑学术界一直悬而未决的保护私有信息的范围搜索问题,并且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两类范围搜索协议,同时对它们的安全性、时间复杂性和通讯复杂性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在本文最后,我们将范围搜索协议应用到保护私有信息的DBSCAN算法中.  相似文献   
26.
回归关系推断是统计分析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其运算形式较为复杂,导致了安全解决方案的效率低下.为了解决安全双方模型下多元回归的统计推断问题,提出极大似然估计、残差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安全协议.并依据运算本身的特点,经过对共享矩阵连乘操作规律的数学分析,提出简化运算的方法,使得交互次数大幅减少.同时对其可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支持策略隐藏的加密云存储访问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蕾  蔡权伟  荆继武  林璟锵  王展  陈波 《软件学报》2016,27(6):1432-1450
使用密码技术对云存储数据实施机密性保护和访问控制,是当前云计算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选择加密(Selective Encryption)技术根据访问控制策略产生密钥推导图来分发密钥,在保证云存储数据机密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前提下,具有简化文件存储加密、系统密钥量少的优势.然而,已有选择加密方案需要完全或部分地公开访问控制策略,以用于密钥推导;该信息反映了用户/文件之间的授权访问关系,泄露用户隐私.基于现有的研究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访问控制策略隐藏机制,在支持加密云存储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和高效密钥分发的前提下,能更好地隐藏访问控制策略信息;而且在密钥获取计算速度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8.
基于Fluid的大规模带宽限制蠕虫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晓峰  荆继武  王跃武  向继 《软件学报》2011,22(9):2166-2181
在利用子网抽象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带宽限制蠕虫高速扫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luid的大规模带宽限制蠕虫仿真模型.通过Fluid仿真技术对蠕虫高速扫描产生的数据包进行抽象,降低其对仿真系统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要求,进而提高仿真执行效率.仿真结果和数据包级仿真以及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该仿真模型可以在消耗较少资源的...  相似文献   
29.
将门限签名方案分别应用于两种类型的BQS系统(Masking BQS系统和Dissemination BQS系统),可以得到两种TSS- BQS系统(文中称为TSS- mBQS系统和TSS- dBQS系统).TSS-mBQS系统的性能优于TSS- dBQS系统.由此,作者提出了TSS- BQS系统的Graceful Degradation机制:系统由n=3fd+1台服务器组成,在初始阶段以TSS-mBQS状态运行,容忍fm=[fd/2]台Byzantine失效服务器;随着系统运行,可能失效的服务器数量增大,则以降低性能为代价,切换到TSS- dBQS状态,容忍fd台Byzantine失效服务器.在不影响容错能力的前提下,Graceful Degradation机制提高了已有TSS- BQS系统的平均性能.文中完成的Graceful Degradation机制能够在不中断存储服务、不影响客户端的前提下完成状态切换,客户端也不需要知道系统的运行状态(处于TSS- mBQS或TSS- dBQS状态).  相似文献   
30.
随着对MD5和SHA1攻击方法的提出,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组织启动了SHA-3的征集计划,目前已进入第3轮.BLAKE算法进入了最后一轮竞赛,文中首先综述了BLAKE算法从提交到目前为止在硬件评估方面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优化了BLAKE压缩函数在FPGA上实现的关键路径,并在FPGA平台上实现了BLAKE算法.和现有的BLAKE算法在FPGA上实现的吞吐率相比,文中实现结构的吞吐率又有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