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半固态方法制备的Al-20Sn-1Cu轴承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20Sn-1Cu轴承合金材料具有非常细小和均匀的组织.在铸件的整个断面上没有发现粗大的树枝Sn相和Sn相的偏聚.相组成主要由初生a-Al相、二次a-Al相和共晶Sn相组成.球形的初生a-Al相尺寸约为50μm.细小的共晶Sn相以连续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晶界处,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经后续的热处理变为细小弥散的Sn颗粒.  相似文献   
42.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是关于材料理论知识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涉及晶体结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复杂抽象的内容.本文以铸造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针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中常出现听不懂,不会用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实践改革理论和方法,通过教学实际运用证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3.
In-situ rod-like A1203 grain was prepared by adding CAS multiphase additives under the sintering condition of 30 MPa, 1 550℃ and 1 h. The sintering behaviors, microstructure, toughening mechanism and access of Al2O3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EDS and WDW omnipotent electronic mechanical testing machine, etc, and the crack propagating model of cylindrical crystal/3Y-TZP composite toughening Al2O3 ceramics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additives prompt the anisotropic growth of Al2O3 grain, which strengthens toughening effect of 3Y-TZP in 3Y-TZP/Al2O3 composite ceramics.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density is near to theoretical density, bending strength is 556.35 MPa, and fracture toughness is 6.73 MPa.m1/2.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are obvious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44.
高碳低合金贝氏体抗磨钢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碳0.7-1.4%的钢另,采用多元素微量合经,提高其淬透性,经等温热处理后,可获得贝氏体与马氏体基体加弥散分布碳化物、由于贝氏体细化分割了马氏体,使试验钢具有优良的韧性,而且硬度可达到HRC55-61。在水泥球磨机与电厂球磨机中使用,显示出优良的抗磨性。  相似文献   
45.
先进陶瓷与金属的复合构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陶瓷与金属连接是陶瓷面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阐述了适用于陶瓷与金属连接的各种方法及其机理、特点和工程上的应用。指出钎焊和扩散焊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对陶瓷与金属连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本文根据我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学历+资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