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合成Fe纳米粒子,并与石蜡混合制备出Fe/石蜡纳米复合材料,测定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介电谱。结合普适介电理论、德拜弛豫理论及Cole-Cole方程对该类材料的复介电谱进行拟合并与实测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普适介电理论能拟合介电常数的基本变化趋势,而Cole-Cole方程能更准确地拟合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这表明Fe/石蜡纳米复合材料在微波段的多重极化机制可等效为取向极化机制。  相似文献   
52.
使用稀盐酸处理纳米镍粉表面的Ni2O3,然后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镍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活性试验、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后的粉体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利用同轴波导的方法对粒子进行了电磁参数的测定.将试验所得到的电磁参数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转化成材料对电磁波功率损耗值.结果表明,稀盐酸可以去除纳米镍粉表面氧化层;用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纳米镍粉能够显著提高纳米镍粉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提高了电磁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3.
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Fe,Ni)的纳米粒子为前驱体,分别在350℃、400℃和450℃的氨气气氛中,通过热氨解反应合成(Fe,Ni)_4N包覆(Fe,Ni)纳米复合粒子。应用XRD,TEM,VSM,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纳米粒子相成分、形貌、磁性和电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了(Fe,Ni)_4N包覆(Fe,...  相似文献   
54.
氢等离子体电弧法Mg/T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等离子体电弧法,在H2+Ar气氛下制备出Mg/TiO2复合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分析(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纳米粒子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具有六方形晶体惯态的镁粒子通过表面包覆一层TiO2后形成了球形粒子;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热重分析(TGA—SDTA)结果表明,Mg/TiO2复合纳米粒子比纯Mg纳米粒子抗氧化温度提高30~40℃.  相似文献   
55.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Ni—Sn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结构、成份、形貌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Sn比Ni蒸发得快是纳米粒子的成份与原料明显偏差的主要原因.由于非平衡反应和极短的反应时间,得到的是含有Ni3Sn4的多相混合物.与低熔点的Sn纳米粒子比较,Ni—Sn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在725K左右氧化缓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导电涂料中纳米铜粉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纳米铜粉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在钠米铜粉表面包覆一层导电性和抗氧化性均佳的银.以水合肼为还原剂、PVP(聚乙稀吡咯烷酮)和硅烷偶联剂(KH-550)为分散剂,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纳米铜颗粒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然后采用置换反应法制备得到了与原纳米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核壳型铜-银双金属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XRF、TGA等手段分析了核壳铜-银双金属粉的抗氧化性能,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粉末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表面活化处理后得到的核壳铜-银双金属粉,在镀银质量分数较低(37.68%)时也能形成完全包覆型结构.包覆后的铜纳米颗粒在700℃以下没有任何氧化现象.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电磁参数和涂层的厚度对单/双层吸波材料的吸收性能的影响,以期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电磁匹配特征的吸波材料,利用通过单/双层吸波涂层内电磁波传播的理论机制,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涂层厚度、电磁参数及频率变化对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影响的规律.同时提出了双层吸波材料设计中厚度匹配和阻抗匹配等基本原则.结果显示,随着厚度的增加,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峰向低频移动,并且相继出现多个吸收峰.当电磁匹配常数M=0.25时,涂层材料展现了很好的吸波性能.对于双层吸波材料,阻抗渐变原则和厚度匹配规律直接影响到其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8.
使用独特的雾化干燥结合固定床技术合成WC-12Co纳米复合粉体,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纳米结构WC-12Co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WC-12Co涂层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除了WC相,不仅有W2C,W等非WC/Co相的产生,还出现了CoxWyCz(Co3W9C4,Co3W3C),Co3C等相及非晶和孪晶组织,在此基础上本工作将对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WC-12Co涂层的形成机理作初步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59.
探讨了应用“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在H2-N2-Ar混合气氛中,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化Ni-Ti系二元合金,使之蒸发、凝聚成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生成机制,并对气相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60.
探讨了应用“活性等离子体2金属”反应法, 在H2-N2-Ar 混合气氛中, 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化Ni-Ti 系二元合金, 使之蒸发、凝聚成Ni-TiN 复合超微粒子的生成机制, 并对气相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