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74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轻工业 | 2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3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C_5-C_8正构烷烃直接转化为芳香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常规浸渍法制备出GaZnHZSM-5催化剂,通过对正己烷的芳构化试验表明其活性高于HZM-5和用常规浸渍法制备的GaHZSM-5、ZnHZSM-5催化剂。用GaZnHZSM-5催化剂对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分别进行芳构化性能考察,在常压、500℃、重时空速10小时~(-1)的比较缓和的反应条件下,碳数越高的烷烃芳构化效果越佳,正戊烷的芳烃收率只达22.91%。在常压、550℃、重时空速0.5小时~(-1)的比较苛刻的反应条件下,正戊烷转化为芳烃的收率可提高到42.12%,C_6、C_7、C_8烷烃的芳烃收率依次为53.21%、55.72%、56.75%。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利用SEM,XRD,DTA,TGA,TPD,TPR等对硫化态、氧化态和钝化态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对催化剂孔结构、催化剂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化态催化剂经过钝化处理后,其规整的形态发生变化,钝化态催化剂上的氧化物衍射峰有所增加。钝化态催化剂的放热峰比硫化态催化剂放热峰低得多,也比较平坦;钝化态催化剂高温下有SO2生成;催化剂的强酸中心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钝化态>硫化态>氧化态;钝化态催化剂与硫化态催化剂相比,孔体积和孔径相近,比表面积变化不大;催化剂经过钝化后活性组分发生了变化,有新相生成,同时可改善催化剂的低温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采用溶液法制备Mo-V-Te-Nb-O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次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催化剂在普通密封条件下储存时间和连续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二次焙烧制备的催化剂中M1和M2相增强,对丙烯酸生成有利,且晶相形态不随焙烧次数的增加而改变,而烧结现象逐渐增加。催化剂可在普通密封条件下储存24个月,性能不发生变化,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进行不断震荡升高,丙烯酸初期收率为24.7%,反应180 h左右达31.8%,随后催化剂迅速失活。XRD、BET表征及催化剂再生实验表明,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Te流失。 相似文献
87.
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双单体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化法制备氢过氧化聚丙烯(HPP),然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将单体苯乙烯(St)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溶胀到HPP颗粒内,再通过热引发将单体接枝到HPP上.考察了溶胀温度、压力、接枝反应温度、时间及单体用量对产物接枝率与单体接枝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30 g聚丙烯和0.5 g过氧化苯甲酰(BP0)在80℃反应2 h生成HPP,HPP与9 g苯乙烯(St)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的混合物(St与PETA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37℃,8.5 MPa的超临界CO2中溶胀3 h,再在80℃常压下反应8 h,得到双单体接枝聚丙烯,接枝率达到28%,接枝效率大于90%,且PETA和St同时接枝到了PP分子链上,聚合物的耐热性增强. 相似文献
88.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改性,在常压、温度为360℃、液时空速为1 h-1的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吸附法考察了吸附剂改性前后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MoO3和MnO2的脱硫效果较好,对硫含量为511.10 μg/g的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脱硫率达60%以上;CuO-MoO3,MoO3-MgO和MoO3-Fe2O3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对FCC汽油的脱硫效果可达75%以上,其中脱除乙硫醇效果最好的是CuO-MoO3,脱除噻吩效果最好的是MoO3-MgO,脱除二苯并噻吩效果最好的是MoO3-Fe2O3;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对MoO3和MnO2改性后,对FCC汽油吸附脱硫效果有所增强,其中对MoO3改性效果较好的是NiO,脱硫率可达90.1%,对MnO2改性效果较好的是CoO,脱硫率可达93.2%. 相似文献
89.
90.
原位反应渗透法TiCp/Mg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Ti和C元素粉末间的原位放热反应合成TiCp,结合Mg熔体的自发渗透技术制备了TiCp/Mg以及TiCp/AZ91D两种镁基复合材料,观测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原位反应生成物TiCp的形貌,研究了这两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反应自发渗透技术制备的Mg基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增强相呈细小的颗粒状和互穿网片状,分布均匀.这是材料的压缩强度得到提高的原因.在常温以及应变速率为0.01 s-1的条件下,TiCp/Mg和T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达到598和650 MP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