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7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62.
为了降低低碳含铌钢连铸坯的表面裂纹,在模拟钢坯表面通过立-弯式连铸机喷水冷却段和扇形段热循环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氮化物的成分和形貌对连铸坯高温塑性的影响。现已表明,由于喷水重复冷却和与输送辊道紧密后再加热,引起的板坯表面温度变化,原始奥氏体晶界细小的铌的碳氮化物析出增多。高温微分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微合金化对钢凝固过程和δ/γ相变的过冷度有显著的影响,除钛元素外,氮化物形成元素诸如Zr,Y等对钢的策 相似文献
63.
降雨入渗是地下水库主要来水之一,为了研究降雨对地下水库水位的影响以及分析地下水库的蓄水能力,分别以设置单道防渗地下坝的单库和多道防渗地下坝库群形式为研究对象,基于GeoStudio有限元软件中的Seep/W模块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在不同降雨强度和雨型下的地下水库非稳定渗流场变化。降雨强度考虑年平均降雨量和年最大降雨量,持续时间为1年。降雨雨型考虑总降雨量为100mm的平均型、前锋型、中锋型和后锋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单库的地下坝前上游水位增加了71.1%,下游水位增加了11.7%。库群水位变化剧烈主要集中在1号和6号储水空间,水位增加量最高分别为8.8m和12.5m,而处于中间的储水空间水位变化较平缓;单库的整体水位变化较小,而库群主要对各个储水空间的水位影响较大,对取水有利;不同降雨雨型下对单库和库群上、下游表层孔压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以及表层体积含水量所能达到的峰值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前锋型最大含水量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水库在降雨条件下的蓄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为掌握纳子峡纤维素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服役期间面板的工作情况,在面板上布置了监测设备,分析了纤维素纤维混凝土面板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温度、应力、应变的监测数据.结果 表明:高程3 116.18m以上的测点测值整体较小且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大,故测点处温度、应力、应变测值变幅较大;高程3 116.18m以下的...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西北地区冻融盐侵环境下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试件,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阐明了不同循环次数下试件的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和动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XGBoost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寿命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质量、抗压强度和动弹模量逐渐减小;冻融循环次数和硫酸钠溶液浓度是影响混凝土寿命的关键因素,8%硫酸钠溶液破坏度最高,此溶液浓度下冻融150次后混凝土质损率达4.55%;粉煤灰的掺入量对混凝土耐久性有一定影响;最优粉煤灰掺量为10%,此掺量下冻融150次后混凝土质损率为3.99%;XGBoost模型在混凝土寿命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可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检测、分析攀钢X52管线钢外观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的情况。通过焊管生产及试验得出,焊管时产生鼓包的主要原因是成型机组对薄带钢的不适应性等,提出选择排辊成型机组生产薄壁管是避免带钢成型边缘“鼓包”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67.
以纳子峡水利枢纽工程为背景,进行了粉煤灰、纤维素纤维双掺混凝土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基于熵权法建立了可以综合反映混凝土质量、抗压强度和抗劈拉强度的耐久性指标耐久性值(D),分析了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和粉煤灰掺量对D值的影响,并构建了Grey Models—Back Propagation(GM-BP)神经网络,用以揭示混凝土D值的时变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预期寿命。结果表明:D值可以反映出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80d时,混凝土D值损失在10%(质量分数)内与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成正比;粉煤灰最佳掺量在10%掺量梯度下为20%;在数据量较小时,GM-BP神经网络相比于GM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混凝土在盐侵—干湿循环下D值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68.
69.
H型钢轧制时腰部产生波浪是常见的缺陷,通过对波浪形成原因的分析,从体积不变条件出发,阐明无波浪轧制的条件,提出有关判别公式,并通过实验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70.
在掺氟的SnO2(FTO)导电玻璃衬底上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室温沉积纯钒金属薄膜,再在退火炉中经后退火工艺制备VO2/FTO复合热致变色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其光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电玻璃上的FTO并没有改变VO2择优取向生长,但明显改变了VO2薄膜的表面形貌特征.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在玻璃衬底上制备的VO2薄膜相比,VO2/FTO复合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约18℃,热滞回线温宽收窄约4℃,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分别约为42%和21%.说明复合薄膜既可明显降低相变温度和热滞宽度,又可增强VO2薄膜的红外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