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列举了引入玻璃常见组分的各种天然原料。对如何综合利用我国矿物岩石资源、开发玻璃工业新原料提出一些意见。 着重指出富碱矿物岩石原料、特别是含锂原料的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3.
24.
显微结构与SiO_2相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讨论存在于各种样品中与相变有关的显微结构上的不同,包括玻璃结石、硅质耐火材料、天然粘土质砂岩以及蚀变后的硅砖。可以证实,显微照相图象中与硅氧相变有关的特征区域是能够辨认的。鳞石英的出现确实是同矿化剂的存在有关,显微结构中这些特征现象可用相变方程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25.
关于玻璃结构问题,前人研究发表的文章多至千篇,从晶子学说和不规则网络学说的对峙,到近代B.E.Warren,E.A.Porai-Koshits等人所作的贡献,使人们对玻璃结  相似文献   
26.
在 Li_2O-Al_2O_3-SiO_2和 Li_2O-MgO-CaO-Al_2O_3-SiO_2系统中,对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α)的烧结微晶玻璃基体作了研究。一些微晶玻璃基体能够同补强纤维结合得很好,适用于制备成碳纤维或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当微晶玻璃基体的α调节到比加入纤维的α稍低的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可达到满意的水平,F_b 为584MPa,K_(1c)为16.5MPa·m~(1/2)。实验结果作为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复合材料性能设计原则,在上述系统中得到了验证。文中对微晶玻璃这类多相复合体热膨胀系数设计的理论依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人工骨植入或修复用的相容活性材料和补牙用的离子体粘固粉的制备,测定了几种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并对所接触的溶液产生PH值的变化情况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它们表面溶解的情况和活性程度,同时也可判断它们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8.
一、前言云母微晶玻璃以其卓越的性能在仪表部件制造以及其他各种技术上得到应用以来,对于它的可切削性,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从理论上如何对可切削机理作进一步的解释,一般还不太清楚。为了让使用者对锂云母型可切削微晶玻璃更好地掌握切削性能,取得更好的加工效果,于是通过测试样品断口形貌的观察,与显微结构相对照,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对可切削机理获得了比较明确的概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二、锂云母型可切削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测定和可切削性的评价云母微晶玻璃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同它的可切削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的玻璃和陶瓷,由于它们的脆性,在试样中裂纹一经萌生就很容易扩展,造成脆断的特性。锂云母型微  相似文献   
29.
本文叙述了高导电钛硅酸盐半导体玻璃的实际制备方法。作者在本研究中利用BaO—25%、TiO_2—45%、SiO_2—30%的基础玻璃组成,在其中分别添加助熔剂(Na_2SiF_6)、还原剂(碳粉,铝、锌或镁粉,酒石酸)以及少量氧化物(Fe_2O_3、SnO_2、Sb_2O_3、V_2O_5)配成多份料粉,各自在不同气氛下熔制。以酒石酸、镁粉、氧化铁作为外加物时,获得了室温时电导率为10~(-3)欧姆~(-1)·厘米~(-1)的玻璃。 组成中用Na_2O取代BaO,开始时玻璃的电导率升高,超过临界数量后,即现降低。 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钛离子被碳还原的过程以及各种还原剂、外加氧化物和气氛对玻璃电导率的影响。 可以指出,钛硅酸盐玻璃的电导机构也是由电价变换来实现的,与钒酸盐玻璃中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30.
玻璃结石来源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结石的矿物组成可用岩石学方法来鉴定,但对找出它们的来源,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作者曾对显微结构与晶体生长条件之间的关系有过注意,本文叙述了玻璃结石显微结构中不同晶体的形状与发育过程的关系。可以看到,硅氧变体和其它晶相的不同特征形状是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结果。这些现象可作为了解晶体生长历史或形成原因的依据。 按化学观点我们把结石划分成几类,从形态学角度研究不同硅酸盐物相转变时的典型显微结构,对解释玻璃结石来源或可得出比较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