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我国废旧地雷爆破器材的销毁方法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研究柔性聚能切割器在不诱爆防坦克地雷内部装药的前提下,快速实现装药与外壳分离的方法。研究成果为实现我国防坦克地雷中的资源回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提高我军通用弹药的销毁和处置技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索数字爆破测振系统在工程爆破危害效应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汉口滨江商务区拆除爆破19栋群楼的工程为例,按照公安主管部门在审批拆除爆破方案时的要求,该工程必须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同时加强拆除爆破产生危害效应的实时监测。为此,本次群楼拆除爆破采用的是广州中爆数字公司研发的远程测振系统,对群楼拆除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振动及塌落振动进行了全程、在线监测。通过远程测振系统,能够实现爆破测振数据的自动记录、远程传输和精细处理,进而推动爆破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作为爆破安全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可对拆除爆破危害效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有效提升公安主管部门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工程项目作业安全的远程监管能力。应用结果表明,远程测振系统可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3.
为了更好地运用炸药爆炸的毁伤能力,采用相关实验手段对不同组分温压炸药的冲击波超压、正压作用时间及冲量等反应爆炸冲击波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将测得的实验结果与TNT的爆炸冲击波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温压炸药W-1、W-2的爆炸性能均强于TNT炸药,且由于固液混合相温压炸药W-2中各组分混合得更为均匀,其爆炸性能强于固相温压炸药W-1,可为进一步研究温压炸药毁伤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基于小波包、分形技术的相似性,提出采用小波包、分形组合技术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组合分析。采用小波包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各主分析小波包的重构系数验证了爆破振动信号的分形特性,通过对各主分析小波包的盒维数值进行分析及对比,更加细致地分析出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分量分形维数的变化。组合分析表明,盒维数值随着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分量频率高低而变化,提出将盒维数作为反映爆破振动信号频率成分的一个重要参量。小波包与分形组合分析技术的提出为研究爆破振动信号分形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5.
由于工程环境、炸药爆炸等因素影响,实测建(构)筑物爆破拆除所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常受到噪声干扰。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ICEEMDAN)与多尺度排列熵联合的降噪算法,并运用皮尔逊系数、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来验证所用算法的可行性。对实测拆除爆破塌落触地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通过频谱分析以及各类指标对比表明,该联合降噪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拆除爆破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并且对信号的低频能量影响较小,降噪效果显著,为拆除爆破振动信号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在层状结构表层激发时地震波能量及频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激发物理模拟试验,认为:当岩石表层结构存在薄互层时,将对某些频率成分产生调谐放大作用,如果适合爆破地震勘探的频率成分在这些放大的频率范围内,则该表层结构的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可得到能量较强的地震信号。为了研究灰岩裸露区复杂的地表接收条件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进行了灰岩表层结构接收试验,认为:①爆炸应力波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几千至上万赫兹频率范围内,应力波的高频部分迅速衰减,而占其中份额很少的低频信号被接收;②地表地层在炸药爆炸的激励作用下产生相应的低频振幅响应,它和应力波混合在一起,成为地震激发的地震子波,灰岩地层由于岩层厚度和岩石密度大,导致地震子波能量弱,因此在碳酸盐岩中采集到的地震波能量较弱;③在灰岩裸露地区,岩石表层条件一致性很差,导致爆炸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产生很大差异,增加了在碳酸盐岩地区爆炸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碳酸盐岩介质中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震源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在液压系统模拟加载与自动测试、识别过程中,工作装置油压波动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针对其影响因素多、不具备明显频域特征以及任何单一特征参量都无法对信号进行准确识别的难题,提出了对信号先进行状态分割,在分割基础上计算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征参量,并进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特征提取方法,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构建多分类器,实现对工作装置6种不同工作状态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同类液压系统的信号特征分析及模式识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刘华丽  刘影  谢全民 《爆破》2020,(1):147-151,158
为了准确、迅速地判断爆破地震动作用下爆破工程的安全问题,便于更好地控制由于爆破地震动引起的危害效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分析爆破地震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爆破地震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模糊评判分析模型及安全评估软件系统,能迅速、准确地判断爆...  相似文献   
39.
超临界环境下梯恩梯和黑索金的溶解度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态结合法测试了TNT、RDX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测试温度分别为303.0,308.0,323.0,338.0 K,压力范围10.0~50.0 MPa,利用Bartle半经验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关联,由Kumar and Johnston理论计算了2种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TNT和RDX溶解度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平均相对误差是3.72%和8.91%;在303.0,308.0,323.0,338.0 K温度下,TNT和RDX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6 942.61,-6 213.46,-5 438.49,-4 834.76 cm3/mol和-4 510.63,-3 894.52,-3 428.69,-2 631.85 cm3/mol。  相似文献   
40.
酒西盆地鸭儿峡油田志留系潜山油藏地质特下及油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和相干数据体新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地质,测井,钻井及生产运动等资料,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油藏的构造形态(尤其是次一级构造),断裂系统,裂缝控制因素及发育区带,水体分布及运动规律,油气聚集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油藏的油气聚集主要受构造高部位,断层,裂缝发育,岩性4大因素的控制,潜山顶部,白云岩分布区,侵入体拱起区的次一级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也是目前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