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6篇
能源动力   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4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宝钢SPHC出口钢卷“腰折”的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板材(或带钢)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板材在卷取条件下退火,当开卷时,在板材的内外表面会经常出现腰折现象,在不改变SPHC出口钢卷的现有成分和不增加生产工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终轧温度,冷却介质和卷取温度来消除SPHC出口钢卷的腰折。经生产现场验证,采用820℃终轧、喷雾冷却、520℃卷取的工艺,SPHC出口钢卷在精整线上开卷时,无腰折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62.
63.
使用薄膜TEM(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成分相近但热处理制度不同的两个炉号GH36合金的显微组织,使用SAD(选区电子衍射)和DF(暗场)技术做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经正常热处理后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VC,尺寸约为几nm至十几nm,由Moire干涉纹计算出最小的VC颗粒尺寸只有2.8nm。此外还有M_(23)C_6和NbC。其中VC和M_(23)C_6与合金基体的取向关系是[011]_(VC)//[11]_M//[011]_(M_(23)C_6),(111)_(VC)//(111)_M//(111)_(M_(23)C_6),(200)_(VC)//(200)_M//(200)_(M_(23)C_6)。通过补充时效后合金中VC颗粒聚集长大,晶界析出的M_(23)C_6更多,这种组织及晶界状态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持久缺口敏感性。  相似文献   
64.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Inconel718及其改型合金中的时效析出组织调整Nb,Ti,Al的含量及比例,可以得到与通常合金中γ′和γ″单独析出有所不同的γ′和γ″的复合组织及包覆组织两类析出形态、其中γ″在γ′上析出的包覆组织具有较好的高温长期时效组织稳定性过时效试验结果表明.改型合金不同于Inconel718合金γ″致δ的相转变,却以强化相溶解而使材料软化  相似文献   
65.
双辉多元共渗与电刷镀复合表面耐蚀渗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江  谢锡善  徐重  董世运  徐滨士 《金属学报》2002,38(10):1074-1078
在20钢表面电刷镀快速Ni层作为过渡层,然后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技术将Ni-Cr-Mo-Cu合金进行多元共渗,对形成的复合镀层在5%HCl溶液中进行了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利用XRD,扫描电镀以及EDX对渗层的组织结构和合金元素及碳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先刷镀快速Ni镀层再进行双层辉光多元渗Ni-Cr-Mo-Cu的复合渗镀层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双辉多元渗Ni-Cr-Mo-Cu以及单独电刷镀Ni镀层的耐蚀性能,分析认为,由于双辉多元共渗中的温度效应,使层复合渗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6.
硫对Inconel718高温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硫含量的4炉Inconel718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硫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表现在试样最终热处理后的650℃持久寿命和塑性的恶化和650℃高温拉伸塑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微量元素Mg及δ相对GH169(INCONEL718)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含量从30ppm提高到70ppm,合金可以在保持高强度下进一步改善塑性,特别可提高在使用条件下的一些重要力学性能;δ相的数量、形态及分布明显影响合金的缺口周期持久寿命相应的组织观察表明,Mg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δ相的?些特性,因此通过控制Mg含量可控制δ相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GH169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8.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伟  白秉哲  方鸿生  谢锡善 《金属学报》2004,40(11):1133-1137
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建立了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Ac1和Ac3点)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散点图和均方误差、相对均方误差和拟合分值三个统计学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c3和Ac1的三个统计学指标分别为23.8℃,14.6℃;2.89%,2.06%和1.8921,1.7011.散点图和统计学指标均显示: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优于Andrews公式.此外,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C和Mn的含量对Ac1和Ac3温度的定量影响,计算结果显示,C和Mn含量与Ac3和Ac1点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钢中合金元素间存在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69.
继中国之后,印度具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即使出口商的需求持续增长,它的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有很多建设需要完成,因此需要大量的不锈钢。  相似文献   
70.
18Cr10NiNb耐热钢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和平衡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Cr10NiNb耐热钢在650℃进行10,000h的时效试验,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18Cr10NiNb奥氏体耐热钢的组织,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500-1400℃碳、铌和氮含量的变化对平衡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Cr10NiNb钢的时效过程中在晶内析出了富Nb的MX相,在晶界析出了富Cr的M_(23)C_6相。根据热力学计算,其平衡析出相为MX,M_(23)C_6和σ相。MX相和M_(23)C_6型碳化物的最高溶解温度分别约为1340℃和840℃。MX相的数量随C和Nb含量的提高而增加。σ相的数量随着C含量的提高而减少。添加0.2%的N元素后,MX相为含有N、Nb、Cr和少量C的复杂碳氮化物,且在其平衡组织中出现了Cr_2N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