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待拆除建筑物为框-筒结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位于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区,周边环境复杂。为确定合理的爆破拆除方案,提出“立体化渐变起爆”方法,即爆破缺口水平面和垂直平面的相邻爆破立柱炮孔延期时间差异化,实现空间上延时的一种起爆方式。然后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V形起爆、对称起爆和“立体化渐变起爆”三种不同起爆方式的爆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比爆堆形态、爆堆范围和结构触地时能量变化等方面,最终确定了延期时间为0.50 s的立体化渐变起爆的爆破方案。结果表明:立体化渐变起爆与对称起爆相比,结构触地时动能降低50%,内能提高47%,与V形起爆相比,结构触地时动能降低36%,内能提高31%;采用立体化渐变起爆降低了结构的塌落触地振动,结构解体完全,减小了爆堆的范围;起爆方式相同,延期时间为0.50 s时的爆堆宽度和长度及结构的塌落触地振动均比0.25 s时小;数值模拟上部结构触地时刻为3.8 s,实际上部结构触地时刻为4.0 s,而最终爆堆形成均为6.0 s,数值模拟楼房的倒塌过程和爆堆范围与实际爆破效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2.
为分析不同单位面积炸药量及不同截面应力下的钢筋混凝土立柱爆破后破坏特征及应变演化规律,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自主研制的单轴惯性动载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对12个钢筋混凝土立柱进行爆破试验。当钢筋混凝土立柱上部截面应力为0 MPa时对应单位面积炸药量为0.11 kg/m2、0.23 kg/m2、0.27 kg/m2;上部截面应力为2 MPa时对应单位面积炸药量为0.13 kg/m2、0.18 kg/m2、0.23 kg/m2;上部截面应力为3 MPa时对应单位面积炸药量为0.18 kg/m2、0.23 kg/m2、0.32 kg/m2;上部截面应力为4 MPa时对应单位面积炸药量为0.13 kg/m2、0.18 kg/m2、0.23 kg/m2,并且运用数值仿真模拟软件对不同截面应力影响爆破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定义纵向中轴线破碎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