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深部巷道底鼓的原因主要在于巷道附近的高应力场和软弱的底板岩石,水也是影响深部巷道底鼓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淮南矿务局谢—矿—780m水平运道的实际资料,分析深部巷道底鼓变形的特点,从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和水理性质分析入手,探讨碱液灌注治理底鼓的原理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基于轮轨垂向动力学、轮轨滚动接触理论以及磨耗理论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轨波磨发展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发展出相应的数值仿真方法。其中轮轨垂向动力学模型包含高速车辆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模型;采用Hertz接触理论和Carter二维轮轨接触理论计算轮轨切向力;利用摩擦功磨耗模型计算钢轨表面的磨耗。利用数值仿真再现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演化过程,以此来研究车辆一系悬挂刚度以及悬挂阻尼,轨道扣件刚度、扣件阻尼以及钢轨硬度对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文中模拟所得的钢轨波磨波长特征与高速铁路上的波磨调查结果相符;较小的车辆一系悬挂刚度,适当的一系悬挂阻尼和扣件刚度,以及较大的扣件阻尼和钢轨硬度有利于抑制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大量现场实测资料的分析,给出了软岩巷道围岩区域拉压变形机制以及应用压缩区域自承能力和控制张拉域变形的支护原理,针对不同尺寸的张拉域和压缩域,提出了采用深锚和锚杆群组合作用的锚喷网支护方法,介绍了不同支护工艺下支护参数的计算与选择。  相似文献   
24.
25.
26.
论文分析了巷道表面围岩变形的整体性,探讨了十字法观测中顶板下沉或底鼓曲线产生波动性的原因,并提出了观测工作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7.
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车辆荷载动态传递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车辆荷载在无砟轨道中的传递特征,建立车辆-双块式无砟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车辆荷载在无砟轨道主体结构内的动应力和振动加速度传递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行车速度、结构尺寸及层间接触状态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车辆荷载的主承载区分布在道床板内,垂向动应力峰值在0.1 m深度之内衰减73%;车辆荷载的主振动区主要分布在道床板内并传递至支承层,垂向加速度峰值在0.1 m深度之内衰减89%;轨道结构动态受力及振动响应均随行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适当减少轨道结构宽度,对其受力和振动特性影响较小. 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插入隔离层,可减小轮轨动力响应及轨道结构动态受力,但结构层间垂向加速度明显增大,插入弹性层,可减小钢轨垂向加速度,但对轮轨动力响应、道床板和支承层动态受力及振动特性影响较小. 所得结论可为无砟轨道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8.
系统分析总结我国高速铁路轮轨断面横向磨耗情况、特征、形成机理、对车辆动态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高速车轮踏面横向磨耗以在名义滚动圆处形成凹坑磨耗和轮缘磨耗为主,主要发生在相对高的等效锥度和具有较厚轮缘的轮对上。车轮踏面横向凹坑磨耗与高速轨道高平直度和高速列车高运行平稳性密切相关。轮轨平稳地高速滚动接触,导致轮轨接触光带狭窄平直,且主要集中在名义滚动圆附近,此处车轮踏面材料磨耗累积迅速形成凹坑,轮对的等效锥度迅速增大。凹坑磨耗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将会引起轮对横向晃动,影响车辆的舒适性。提出7个方面的措施,来抑制或减缓车轮踏面凹坑磨耗。最后讨论了钢轨断面横向磨耗情况,主要反映在小半径曲线处外轨内侧磨耗,原因类似普通线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情况,也是车轮轮缘磨耗的主要原因,简单讨论减缓措施。所做的工作将对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和硬度匹配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特征值法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形态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变形曲线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围岩变形规律的特征值法,根据大量实测曲线中几类特征值离散性小的特点,介绍了该法在围岩变形形态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形态与适时支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特征值法分析了围岩变形形态与支护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确定最优支护时间的原理和方法,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简单易行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