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弹体成形工艺数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体成形工艺的特点,引入基于知识的工程技术,通过将成形工艺知识、数据及经验集成到知识库,研究开发了弹体成形工艺数字化设计系统。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并结合某型大口径弹体成形工艺,应用了该系统进行设计,达到了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半固态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半固态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并按照半凝固压铸一半熔融压铸一半凝固压铸的发展特点来介绍各阶段主要半固态压铸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工艺和设备特点。最终得出半固态压铸加速普及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壳体是某产品上的一个关键件,头部带锥形,内部的锥形孔上还带有凸起,下部的杆部带有内孔,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7A04.原用实心棒料进行机加生产,发现加工时间长、材料浪费大,因此决定展开壳体成形工艺研究,以实现精密成形、头部带有凸起的内锥形孔实现不需要再加工和其他部位尽量减少加工量.  相似文献   
34.
液压系统污染物的危害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科  吴福信  赵志翔  汤道宇 《材料工程》2003,(Z1):166-168,165
污染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和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阐述了液压系统中各种污染物的特性和危害机理,对正确识别污染物类型和采取正确控制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异型内孔的冷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深锥形壳体温挤压成形工艺与模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铝合金深锥形壳体的温挤压成形过程,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提出了消除产品壁厚差较大、孔口高低不平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基于知识的金属精密塑性成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知识的金属成形数值模拟,包括建立数值模拟知识库,可用来存储、查询数值模拟前处理知识、数值模拟实例,实例包含前处理参数、模拟结果。通过文献收集、试验积累了大量材料流动应力模型。开发基于知识的金属成形数值模拟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一次性将数值模拟参数输入一张表中,输入数值模拟前处理参数时,可充分参考数值模拟知识库中的知识、实例,通过开发的专用接口可将前处理参数读入数值模拟软件。该系统可显著提高金属成形数值模拟的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推动半固态加工在镁基复合材料成形中的应用,采用液态浸渗法制备了增强体体积分数为5%的Al2O3sf/AZ91D复合材料,并采用等径角挤压对其实施变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实验机分别对试样进行了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复合材料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的变形机制。研究表明:Al2O3sf/AZ91D 1道次挤压后,其基体是剪切变形后动态再结晶组织;当试样存在缺陷时,试样的变形机制除剪切变形外,同时还存在压缩变形;在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由于试样在模具转角处的不均匀变形使得铸造缺陷消除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缺陷(裂纹)。因此,在等径角挤前应对复合材料进行密实变形,或采用低压浸渗和高压凝固复合技术,以消除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39.
采用了液态浸渗法制备了Al2O3短纤维和SiC颗粒混杂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渗压力对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浸渗压力从0.4MPa增加到60MPa的过程中,由于组织的密实使得力学性能上升;随着浸渗压力的增加,将导致预制体受到压缩变形,纤维折断,从而导致综合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0.
综述国内外半固态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并按照半凝固压铸一半熔融压铸一半凝固压铸的发展特点来介绍各阶段主要半固态压铸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工艺和设备特点。最终得出半固态压铸加速普及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