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将含有变形损伤的本构关系引入刚粘塑性有限元程序,用于超塑性胀形的数值分析,讨论了应变速率敏感性,孔洞长大及静水压对极限成形应变的影响,并与文献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2.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O/Ce0.8Gd0.2O1.9两相复合纳米粉.用TEM和XRD等测试手段对所获粉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出均匀细致的两相复合纳米粉体.对反应过程和所获产物粉体的分析表明,所用原料中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MRCM)对于形成均匀细粉起着关键的作用,当MRCM为1.5时,获得了晶粒尺寸为13~18 nm、成分分布均匀的NiO/Ce0.8Gd0.2O1.9两相复合超细粉.  相似文献   
43.
使用弹性理论和剪切滞后分析, 推导出了基体和纤维应力场分布表达式, 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纤维长径比和基体屈服强度等对应力分布和应力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体和纤维应力分布及基体的塑性行为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基体与纤维之间存在明显的应力传递和应变分配。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剪切滞后理论, 应力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44.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文献[ 1 ]提出的变形模型和获得的应力分析结果, 推导出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理论表达式。表达式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并与Eshelby 模型及有限元数值模型预测结果表现出很好的一致。分析表明,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相对于基体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增加主要来自应力传递的贡献。   相似文献   
45.
对于即具有应变速率敏感,又具有应变强化效应的材料在单向应力拉伸的塑性流动及失稳分析,本文证明了Hart的分析的基础相同于Hutchinson等基于流动方程b=Kε{sup}nε{sup}m的分析。然后,以Hart的分析为出发点,对Hart提出的流动稳定性及其判据(及JHC判据)给予讨论。表明Hart的流动稳定性判据适用于力学缺陷,并主要地依赖于应变硬化指数。在Hart的分析基础上,考虑到初始几何缺陷2(0),对失稳过程给予增量分析和积分分析。增量分析给出了m和δ之间的(及n≠0的)简明关系:δ=(1/α (0)){sup}m-1,δ=(1/α (0)){sup}me{sup}n-1,积分分析得到了和Hutchinson等及Ghosh的“非线性长波分析”得到的积分关系在n=0的情况下相同的结果。将这些关系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是好的。此外,对载荷的分析给出了恒定十字头速度L及恒定应变速度ε的载荷表达式。  相似文献   
46.
金满  连建设  江中浩 《金属学报》2006,42(4):405-410
端淬试样硬度分布模型采用了含有待定参数一淬透性系数的解析函数,本文定义的钢的淬透性系数与现有合金元素的淬透性系数不同,其大小直接决定端淬曲线的递减速率.端淬曲线的计算预测问题转化成淬透性系数的求解.在端淬实验标准状态下,淬透性系数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用分部逼近法建立了结构钢淬透性系数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式.将计算获得的淬透性系数代入到硬度分布模型对端淬曲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曲线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大变形刚塑性有限元法成功地模拟了球形件胀形过程,分析了材料参数对胀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8.
在化学镀Ni-P层和AZ91D镁合金之间生成磷酸锰、单宁酸或钒转化膜预处理层,以取代传统的铬酸盐加氢氟酸预处理工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铬酸盐处理加化学镀相比,镁合金上的无铬转化膜加化学镀镍磷具有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更正的腐蚀电位,能够减少基体上化学镀层的腐蚀。因此,镀层具有致密的细晶结构,适当的磷含量、低孔隙度和良好的耐蚀性并且和基体结合良好的涂层可以取代传统的铬酐钝化加化学镀的工艺。  相似文献   
49.
对注塑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进行前期基础研究,引入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在综合考虑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最经济型腔目标函数方法,为后续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0.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纯镁基体和不同百分含量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通过压缩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明显高于纯镁基体,并且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生物模拟体液中的腐蚀电位与纯镁基体相比明显提高,其中Mg-20%HA复合材料的腐蚀电位为-1.582 V,腐蚀电流密度为10.84μ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