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电工技术   409篇
综合类   282篇
化学工业   399篇
金属工艺   288篇
机械仪表   383篇
建筑科学   377篇
矿业工程   145篇
能源动力   88篇
轻工业   462篇
水利工程   114篇
石油天然气   155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3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7篇
冶金工业   79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51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近日,国家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一项新的ISO标准介绍了通过维护标签上的清洗说明来降低清洗过程的风险及如何使用才能避免对衣物的损伤。为了避免在纺织品保养过程中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IS03758:2012《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通过一系列用于标记纺织物品的符号向消费者、洗涤者和专业干洗者传递信息,并且说明了如何使用维护标签上的符号。  相似文献   
92.
戴剑锋  田西光  闫兴山  李维学  王青 《材料导报》2017,31(22):30-34, 5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表面光滑、直径均匀的Co_(0.6)Ni_(0.3)Cu_(0.1)Fe_2O_4/PVP和Co_(0.6)Ni_(0.3)Zn_(0.1)Fe_2O_4/PVP纳米纤维前驱丝,经500~900℃煅烧后得到Co_(0.6)Ni_(0.3)Cu_(0.1)Fe_2O_4和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用TG-DSC、XRD、SEM及VSM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Co_(0.6)Ni_(0.3)Cu_(0.1)Fe_2O_4和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及磁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中经500~900℃煅烧后可得到纯尖晶石相、结晶度良好的纳米纤维或短纤维;当温度为700℃时,Co_(0.6)Ni_(0.3)Cu_(0.1)Fe_2O_4和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形貌细长而光滑且直径相对均匀,大约为80nm;此时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则保有较高的剩磁比(M_r/M_s)及矫顽力,分别为0.56和1 088.87Oe。在500℃、600℃、700℃、800℃、900℃煅烧后,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比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增大了14.5%、7%、16%、10.7%、8%,而矫顽力则分别降低了38%、51%、50%、46%、46.7%。两种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及矫顽力存在差异,为CoNi铁氧体在电磁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
迟克夫 《广州化工》2010,38(10):192-195
介绍了UOP CRCS系统的新特点,包括主要的硬件和软件部分。以及在催化重整装置的应用情况。特别分析了闭锁料斗系统控制功能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CRCS系统与HONEYWELL TPS3000之间通讯功能的实现。介绍了CRCS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和操作界面之间的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94.
查剑锋  徐孟强 《金属矿山》2015,44(9):131-134
仿真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高级阶段。从传统教学的不足与仿真教学的优点入手,针对传统矿山开采沉陷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开发了基于VB的开采沉陷预计与控制仿真试验教学系统,将仿真教学引入到矿山开采沉陷学教学过程中。在论述系统开发原理及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3大模块——地表移动变形分析模块、动态演示模块及开采沉陷控制技术模块的功能与特点。基于本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地表及岩层破坏机理,开采沉陷预计、开采沉陷防治等重点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将计算机仿真教学纳入到矿山开采沉陷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5.
为了保持曲面形状的平滑性,在曲面重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曲面形状的变异,针对带有精确截面信息的截面线数据的三维曲面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NURBS曲面蒙皮重构方法。该方法产生一个连续的NURBS曲面,改进了传统曲面蒙皮重构方法在处理非均匀截面数据点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实际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基于四象限双H桥变流器级联型的主电路结构以及CPS-SPWM的调制策略,在建立SPWM-H桥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对应于三相不对称畸变补偿电流分量(无功、负序及谐波电流)时DSTATCOM各级联功率单元H桥逆变器直流侧电流变化规律,以及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H桥整流器直流侧电流变化规律,并据此建立了功率单元直流侧各电流数学模型.结论显示,稳态条件下,直流整流侧电流包含2次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irdc-.而直流逆变侧电流不仅包含与无功和负序补偿电流分量对应的2次交流分量,以及等于irdc-对应于整流器与逆变器之间有功功率传递的直流分量,还包含与谐波补偿分量对应的4,6,…偶次交流分量.最后,根据所建立的直流侧电容电压、电流数学模型,结合电容电压控制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给出了直流电容容量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主电路拓扑及电容参数设计方法的DSTATCOM,其直流电压稳定、均衡控制简单可靠、动态响应速度快,对非线性、不平衡冲击性负荷的补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建设智慧城市是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照明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介绍了国外在智慧照明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为我国开展智慧照明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基于数字露头模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客观地认识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宏观分布和空间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露头模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传统露头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仪器对露头面进行三维数字化,建立数字露头模型,并进行地质分析,提取关键层面和地质信息(岩相、孔隙度、渗透率和声波速度等),然后根据三维露头地质信息,利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露头储集层地质模型,应用于地下储集层研究中。基于数字露头模型建立了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鱼洞梁剖面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储集层三维地质模型,模型更真实地反映了岩相、孔隙度和渗透率展布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储集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储集层预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对于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分析了影响刚度模型检测法可检测范围与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对比了两种不同轴承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可检测厚度范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轴承与轴颈的介质材料对刚度模型法可检测范围影响较大,不同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具有不同的可检测厚度范围。以水润滑轴承材料为例,轴承材料为不锈钢时,刚度模型法最大可检测厚度约为10μm,并且亚微米级厚度的检测分辨率高于微米级;当轴承材料为石墨时,刚度模型法更适合于2~50μm范围内润滑膜厚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经纬仪的内同步原理介绍,分析了CCD相机在测量中的误差影响因素,采用校飞试验数据作差结果验证了目标视场位置及运动速度对测角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同步模式会导致测角精度下降,且目标偏离中心越远(脱靶量大),误差越大。针对内同步带入的测角误差,给出了软硬件的误差修正方法,以测量数据验证了二阶多项式拟合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