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22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E 型活性染料是含有乙烯砜活性基和一氯均三嗪活性基的新型染色用活性染料,日本住友公司在80年代初推向市场,至80年代末已形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类重要的染色用活性染料,它具有固色率高,匀染性和重现性优良、  相似文献   
52.
1994年7月,德国颁布法令,自1995年起,禁止用联苯胺、4-氨基联苯、4-氯-2-甲基苯胺、2-萘胺、4-氨基-3、2′-二甲基偶氮苯、2-氨基-4-硝基甲苯、对氯苯胺、2,4-二氨基苯甲醚、4,4′-二_氨基二苯甲烷、3,3′-双氯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甲基-6-甲氧基苯胺、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4,4′-  相似文献   
53.
54.
闪蒸干燥技术是染料后处理中一项把干燥技术和流态化技术溶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干燥技术。由于其具有节约能源,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生产能力大、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等优点,近年在我国染料行业中得到了普遍重视。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染化八厂先后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和温州瞬达干燥设备厂合作,把XSG型旋转闪蒸干燥器用于阳离子染  相似文献   
55.
56.
据《Amer.Ink Maker》最近报导,在今后5年中美国市场对染料和有机颜料等有机着色剂的需求量将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为4.8%,到2000年将达到35亿美元。最大用户仍是纺织行业,占37%;但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塑料、油漆和涂料工业。美国有机着色剂需求量将增加@鹏搏~~  相似文献   
57.
目前我国台湾省生产染料的企业有15家,按照他们在90年代上半期的生产情况可以分成4类;第一类是染料产量增长的企业,有永光、远东、台唐、怀德、全巨、兆昌等6家;第二类是染料产量保持稳定的企业,有怡华、中  相似文献   
58.
针对现有蜂窝网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完整的定位测量参数就无法完成定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鲁棒融合定位新方法。该方法以信息融合技术为理论基础,融合异质异构的定位信息进行定位,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定位算法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开放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9.
腈纶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弹性好、强力高和染色性良好等优点,但纺织加工性差。为了消除腈纶在纺织加工中产生的静电,改进纤维的柔软性、平滑性、集束性。保证纤维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过去腈纶制造行业每年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腈纶油剂,腈纶毛型油剂是  相似文献   
60.
低倍聚光光伏/光热(LCPV/T)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发电系统经济性(聚光器成本低于晶硅电池片),还可以提升供热系统热水品质。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倍聚光光伏/光热组件,采用1/4切片形式的双面发电N型晶硅电池,并搭建双轴跟踪实验台验证不同辐照强度、流量条件下系统的热电性能,得到各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CPV/T性能评价理论分析值与实验验证值存在一定差异;在流量为100 L/h的实际运行工况下,LCPV/T系统总效率最高值为70.53%,且LCPV/T系统的最大热效率可达59.84%,电效率17.28%,热功率1 916 W,电功率470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