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62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171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21.
122.
123.
纳米氧化锌-煅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煅烧高岭土和纳米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用水解沉淀法在煅烧高岭土表面包覆纳米氧化锌,制备一种无机复合型抗紫外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在波长325、350、375、400nm紫外光下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吸光度。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氧化锌包覆量、改性时间、改性剂滴加速度、矿浆浓度、煅烧温度等对纳米氧化锌-煅烧高岭土复合粉体材料的紫外光吸收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制备条件为:氧化锌包覆量为8%、反应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10min、改性剂滴加速度为3mL/min、矿浆中m(水)∶m(煅烧高岭土)=10∶1、煅烧温度为400℃时,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煅烧高岭土复合粉体材料的紫外光吸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4.
125.
以石棉尾矿硫酸酸浸液为原料,经过氧化、除铁后得到硫酸镁滤液,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研究氨水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氢氧化镁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氢氧化镁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石棉尾矿酸浸液制备氢氧化镁的适宜工艺条件如下:200 mL酸浸液需要氨水的体积为150 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0 min;在适宜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3.31%,中位粒径d50为8.42μm,比表面积为35.14 m2/g,白度为98.6%;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氢氧化镁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126.
127.
电气石对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烧结法,在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配料里添加不同量的超细电气石粉,制备了一种新型环境材料-硅藻土基多孔功能陶瓷。并通过扫描电镜、压汞仪、负离子数检测仪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着重考察了电气石含量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孔径分布、负离子释放量以及吸附和降解孔雀石绿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气石含量为12%时,材料内孔径细小、均匀,板状颗粒上均匀分布着孔径大约20hm的硅藻土原始孔洞,颗粒之间为由固相烧结后颗粒堆积形成的较大的空隙,材料的最可几孔孔径、平均孔径、中值孔径及比表面积最高,依次为207.8、49.8、207.8nm、16.93m^2/g,材料的孔隙率随电气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电气石含量为20%时,材料的负离子释放量最高,达3163个/cm^3;材料对孔雀石绿的吸附和降解能力随电气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气石含量为20%时,反应6h,412与618nm处吸收峰消失,基本达到了对溶液中孔雀石绿的完全吸附和降解。 相似文献
128.
氢氧化镁粉的超细化和高分散性是充分发挥其在聚合物材料中的阻燃性的前提。对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对纳米氢氧化镁粉的分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最优工艺条件是:镁液中Mg^2+的初始浓度为22.75g/L,沉淀剂用20%的NaOH溶液,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min。SEM分析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粉片径100nm左右,厚10nm左右,但是颗粒之间团聚严重,团聚颗粒达到微米级。使用硅烷FR-693、钛酸酯YB-502和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镁进行原位改性可以提高其分散性。硅烷FR-693、钛酸酯YB-502和聚乙二醇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氢氧化镁质量的1.5%,1.5%,0.75%。FTIR分析表明,3种改性剂都可以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并形成化学吸附。其中硅烷FR-693与粉体表面形成Si-O-Mg化学键合,钛酸酯YB-502与粉体表面形成Ti-O-Mg键合。 相似文献
129.
130.
以TiOSO_4为钛源,氨水为沉淀剂,以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结合XRD、SEM、氮气吸-脱附表征手段,对比研究复合材料、纯TiO_2、纳米级TiO_2(P25)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以及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刚果红、甲基橙、亚甲基蓝等染料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纯TiO_2和P25;复合材料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对阳离子型的亚甲基蓝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最好,对阴离子型甲基橙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