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研究钢框束筒结构中的剪力滞后现象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耗能及楼层损伤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对剪力滞后沿楼层的分布特点以及窗裙梁截面高度变化对束筒结构剪力滞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剪力滞后与楼层损伤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楼层的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和塑性耗能分析,研究了楼层损伤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对楼层的损伤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钢框束筒结构下部高度1/3范围内为剪力传递敏感区域,仅在该区域加大窗裙梁截面可以得到与全高加大窗裙梁截面接近的空间作用效果。结构剪力滞改善后,应避免局部区域出现应力突变,产生新的更为严重剪力滞后现象。楼层柱应力不均匀系数代表值与楼层塑性耗能在竖向收进局部区段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采用基于归一化的位移和塑性耗能双参数模型算式得到的楼层损伤因子与通过损伤现象确定的楼层损伤因子吻合较好,可用于钢框束筒结构楼层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52.
在对方钢管柱-H形钢梁顶底T形钢单向螺栓连接节点进行了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基于试验节点(BASE节点)模型,通过改进节点构造,建立5个系列的节点有限元模型,以模拟分析不同构造下的节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柱壁厚度能够明显提高节点的初始转动刚...  相似文献   
153.
概述旋挖钻机长(全)套管施工的3种埋设套管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工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4.
地表水水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地表水水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的思想方法以及实现过程,重点进行了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5.
为开发实时GPS软件接收机,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伪码并行捕获方法中系统复杂度和捕获速度之间的矛盾,设计了基于FFT的循环相关并行捕获算法.针对弱信号环境下低信噪比的情况,研究了适合该算法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改进的捕获算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在弱信号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捕获性能,并能大幅度减少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56.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手段,对不同退火温度下700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断后伸长率呈线性增长,达到再结晶温度450℃后性能趋于稳定.力学性能的变化与组织均匀性的变化相关.分析拉伸断口形貌,主要由韧窝和撕裂棱组成,属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7.
尾矿坝与水库水工坝不同,其施工过程也是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所以渗流作用、动静力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文中为了清楚反映计算分析剖面与尾矿库工程的位置关系,建立了尾矿库的三维地质及三维渗流场模型,通过野外特征、原位测试、室内常规试验、直剪试验、静三轴试验等多种手段获取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坝坡稳定计算所需的计算参数,进行渗流及动静力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坝高洪水运行工况浸润线最小埋深满足要求,浸润线不会从坝面上溢出,不会产生管涌和流土等现象;采用瑞典圆弧法对坝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现状坝高及最终坝高剖面的坝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坝体在地震运行工况下富余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探究大跨空间结构需考虑行波效应的临界视波速,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几何尺寸的双层柱面网壳进行多视波速多点输入与一致输入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构间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任何视波速下的行波效应对横杆及腹杆无明显不利影响,对纵杆不利影响较大,且下弦纵杆内力普遍极小而上弦纵杆内力较大;支座间距的改变对行波效应有较小影响,而视波速对行波效应的影响与结构形式、结构几何尺寸等变量有关。可见,分析此类结构行波效应仅需针对上弦纵杆,而任一结构需考虑行波效应的临界视波速皆需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159.
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及矿山的整体利益有关。归纳并评价了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几种边坡监测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每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基于边坡监测的准确性、实时性、预测性分析提出了边坡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掺量(0%~1.0%,质量分数)CNTs的水泥基材料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并采用声发射(AE)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进行全过程监测。结果表明:随着CNTs掺量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NTs掺量为0.6%时,试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升了23.6%;当CNTs掺量为0.8%时,试件抗压强度较掺0.6%CNTs时降低了10.6%,较对照组提升了10.5%。振铃计数、能量变化与试件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振铃计数与能量突增可以作为试样损伤破坏的预警依据。加载阶段的应变值随碳纳米管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且抗压强度小的试件率先出现明显应变变化。主应变云图主要为轴向分布,表明试件表面的破坏模式以竖向劈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