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3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41.
未治理河段综合治理是补齐阿勒河流域防洪短板,完善毕节市兴发乡集镇封闭防洪体系的技术关键。根据兴发乡“生态文明建设治水”战略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现状及防护对象,提出与现有防洪堤上下游无缝链接、靠山脚布置防洪堤的治理思路。设计优选的浆砌石重力式防洪堤与河道清淤相结合的整治方案,在提高治理河段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靠山改道减少占地方式,科学修复河道水生态环境,实现“安全、资源、生态”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河道治理。  相似文献   
642.
采用隐式离散元法(DEM),亦称非光滑接触动力学(NSCD)法,模拟了堆石料单颗粒的一维压缩破碎过程。采用多面体颗粒近似真实堆石料颗粒的不规则棱角状形状,并通过Voronoi空间划分将母颗粒离散成若干多面体子颗粒,子颗粒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内聚力模型(CZM)胶结发生相互作用,胶结断裂则可反映颗粒的破碎过程,可避免传统DEM中常用的碎片替代法和胶结小球法的缺点。首先使用巴西劈裂试验获得CZM参数,其后开展了不同粒径颗粒的一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破碎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且破碎强度大小和变异性均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还进一步模拟了不同形状颗粒的压缩试验,发现颗粒形状与加载方向均对颗粒破碎强度有显著影响。长轴方向加载破碎强度通常最低,且在相同等效粒径下,球状、椭球状、扁平状颗粒的平均破碎特征强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643.
郭宁  于淑晶  孙华  马红霞  边强 《农药》2023,(2):154-156
[目的]明确不同配方的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种衣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效果,测定不同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和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包衣能有效的防治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644.
为探究水灰比和裂缝宽度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的自愈合能力的影响。对预设裂缝和未设裂缝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及抗渗性能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结果表明:CCCW的自愈合率随水灰比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CCCW对含裂缝的混凝土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含裂缝的试件劈裂抗拉强度无法达到初始强度,这是因为水化生成的结晶产物虽然完全的堵塞裂缝,但是并不能达到与混凝土相同的致密程度和强度,从而导致裂缝处成为薄弱部分,劈裂抗拉强度降低。CCCW的抗渗性能良好是由于产生大量的结晶物填充裂缝,起到修复和防水作用。  相似文献   
645.
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对微推力测量需求,开发出一套基于闭环控制的单丝扭摆微牛级推力测量系统。 基于扭摆式 微推力测量原理,给出了微推力测量装置详细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扭丝结构、角位移测量、电磁标定力以及闭环控制系统,通 过实验测量对该微推力测量装置进行标定,最后开展误差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开环状态下扭丝刚度约为 0. 003 25 N·m/ rad, 与理论值误差约 4. 0%;闭环状态下推力测量范围 0. 1~ 246. 0 μN,最小分辨率优于 0. 1 μN,相对不确定误差为 1. 174%,满足对 微推力器推力测量范围、分辨率和精度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