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6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9篇 |
综合类 | 58篇 |
化学工业 | 69篇 |
金属工艺 | 65篇 |
机械仪表 | 104篇 |
建筑科学 | 98篇 |
矿业工程 | 22篇 |
能源动力 | 26篇 |
轻工业 | 39篇 |
水利工程 | 29篇 |
石油天然气 | 14篇 |
武器工业 | 8篇 |
无线电 | 8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2篇 |
冶金工业 | 27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21.
综述了镍基高温合金焊接中高温失塑裂纹(DDC)的生成及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镍基高温合金焊接过程中评价DDC的几种主要试验方法并着重对最适合于DDC敏感性研究的STF试验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综述了高温失塑裂纹的生成机理,影响高温失塑裂纹的因素以及降低DDC敏感性的一些措施。通过综述结果表明降低DDC敏感性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合适的合金体系和配合合适的焊接工艺。通过合适的合金体系来控制晶界形貌,即一些特定的元素和C形成MC类碳化物并以析出物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晶界区域内,它们会有效钉扎晶界使晶界变得更加曲折,阻碍晶界的滑移以及晶粒的长大。使用使合金组织晶粒细化的焊接工艺以及相应后续处理使合金拥有很好的抗高温失塑裂纹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2.
为提高在役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的检测评价质量和效率,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组合评价技术,该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管道外防腐层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在工程应用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检测评价质量和效率,符合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3.
为了对三缸曲轴进行自动、快速、精确的打磨,设计了一套采用多台机器人协作的打磨单元。对三缸曲轴铸件及其披缝的外形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磨具形式、机器人应用方式和曲轴装夹方式,并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打磨过程控制方面,提出了利用磨削电主轴的电流实时控制机器人的打磨进给速度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此系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对三缸曲轴安全、可靠、精确、高效的自动打磨 相似文献
124.
以薄壁六角螺母工位四冷镦下冲头模具为例,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采用DEFORM-3D软件对下冲头磨损进行分析。选取冲压速度、摩擦因子、模芯圆角、初始模具硬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以降低模具磨损量为目标设计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冲压速度对该下冲头磨损影响最为显著,然后依次为摩擦因子、模具硬度、模芯圆角。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组合工艺参数,并验证了采用优化参数可大幅降低模具的磨损量,延长下冲头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5.
126.
不同应力状态下铝合金变形及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改装的Arcan夹具对铝合金(6063)的蝶形试样进行0°,30°,45°,60°,90°的拉伸及拉伸卸载试验,研究了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工程应力一应变曲线明显不同。0°加载时,在蝶形中心产生微孔洞,微孔洞之间剪切,从而产生了微裂纹。随着微裂纹的扩展、连接导致试样断裂。随着试样中三轴应力度的减小,在蝶形试样中心的剪切应力不断增大,同时在蝶形试样中的剪切变形带越来越集中。显微裂纹首先在剪切带中产生,随着微裂纹的扩展导致试样的断裂。90°拉伸时,在蝶形中心形成明显的剪切变形带。90°加载时,在试样中产生的剪切带是形变剪切带而非相变剪切带。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角度拉伸试验进行模拟,从而得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区的形状和大小。 相似文献
127.
针对扰动情形下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时机器的特征属性难以用确定值表示的问题,采用区间形式描述机器特征属性,构建了区间型多属性瓶颈识别模型,提出了区间TOPSIS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考虑瓶颈识别与瓶颈利用的紧密关系,提出了先进行瓶颈利用再进行瓶颈识别的统一框架.其中瓶颈利用层基于Plant-Simulation 仿真平台设置了机器故障等随机扰动,采用遗传算法对扰动情形下的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仿真,获得了适应扰动情形的最优调度优化方案;瓶颈识别层基于调度优化方案,综合考虑了瓶颈的多维特征属性,采用区间TOPSIS多属性瓶颈识别方法识别了瓶颈机器.通过与机器利用率、瓶颈出现率和移动瓶颈识别法等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两个参数对瓶颈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129.
金属矿山井巷掘进、开采过程中,巷道超前预报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矿井灾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巷道地球物理超前预报方法是一类间接的、无损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等工程施工中。首先分别从方法原理、技术特点、仪器设备及适用性等方面对金属矿山巷道地球物理超前预报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重点讨论了物探方法在资料处理、数据解译、新型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在基础理论、资料处理及解译、仪器设备及配套软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分别从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与理论创新,可视化、精细化数据处理,新型仪器设备和软件开发,超前预报工作整体化、系统化应用,实时化、立体化预报监测系统构建,综合地球物理超前预报方法研究等方面探讨了金属矿山巷道地球物理超前预报方法的发展趋势,为确保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深入分析徐楼铁矿地表沉降成因,预测矿区地面沉降规律,首先分析了该矿一期采矿工程地面沉降的发育现状,然后从围岩应力场、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地下水疏排、区域地质构造、采空区充填等方面对矿区地面沉降成因进行了讨论,最后基于矿区现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地面沉降监测资料,采用概率积分法和曲线拟合法预测了矿区地面沉降范围及沉降量,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矿区地面沉降是围岩应力场、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地下水疏排、区域地质构造、采空区充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概率积分法预测的采空沉陷区面积约0.22 km2,矿区主井、副井、风井及采矿工业场地大部分位于预测采空塌陷区内,可能引发的采空区塌陷灾害危险性较大;③曲线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较吻合,可较好地反映矿区沉降的实际情况,精度较高。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近年来,矿区地面沉降量和沉降范围呈剧烈加速的趋势,实测沉降影响范围及沉降量远小于预测结果,可见地表仍有一部分建(构)筑物及设施位于预测沉降范围内,此外,随着二期采矿工程的全面展开,矿区地面沉降量及沉降范围在短期内仍会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