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6年7月14日至18日,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低压外围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黄冈河流域普降暴雨,黄冈河发生了较大洪水,大型水库-汤溪水库也出现了自60年代建成以后的最大泄洪流量。分析这场暴雨洪水,有利于获得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可为汤溪水库运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料保证,也可为今后黄冈河下游的生产安全防汛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2.
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中小功率风力发电中具有较好的市场和应用前景。但是,系统的控制,尤其是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控制,实现却非常困难,目前还鲜有相关文献的报道。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定桨距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软失速控制策略,提出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使风力机工作于失速区,实现了机组的恒功率运行。该控制策略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运行功率脉动小,实现了软失速运行的优点,而且控制是基于直流侧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检测而避免了检测风速以及发电机的转速信号,降低了控制成本。为了验证文中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在实验室建立了一台额定功率1.2kW的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多源混合供电技术可有效地利用不同供电单元性能,在电气化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恒功率特性及强脉动特性负载接入供电系统,系统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针对传统线性控制方法难以保证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而现有非线性控制的研究仍缺乏兼顾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法的问题,该文对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设计基于无源控制和扩张高增益状态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并对控制器和观测器参数进行了设计,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在实验室搭建一套额定功率为3 kW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4.
在能量要求不断增长而资源又受限制的地方,开发水电仅从得到最好的经济利润出发的传统方法应改变为需在电力、电能以及经济方面都获得最佳效果。本文作者叙述了这个论点的一般原则,并参照一个具体工程说明之。×××一座电站的造价和它在出力、电能及经济方面可能得到的效益取决于一些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多元变量。任何最优化选择都可用数学模型或图解分析,我们选用图解法。  相似文献   
35.
小水电站的投资相对地较高,其中机电设备占很高比例。利用制造大水电站设备的资料与经验,免去昂贵的试验和评定工作,是降低费用的一种方法。为利用这项经验,已研制出一个能迅速地、容易地为小型水轮机设计应用的标准系列。用这个系列,在任何地点水轮机的最佳选择与布置,都可迅速确定。  相似文献   
36.
为了克服大型水闸人字闸门因巨大的门叶重量的重心和剪力中心不在同一位置,加上门叶开启时门前水位的壅高这两者引起的庞大扭矩,提出了预应力拉杆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喷丸强化工艺后铝合金材料表面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材料表层应力和变形与喷丸工艺参数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采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法(BBD),以喷丸压力、丸粒大小、喷射距离三因素为自变量,以表面残余应力与弹坑变形量为响应,设计了3因素3水平喷丸实验方案,并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LS-DYNA建立多弹丸撞击铝合金靶材的有限元模型,依据实验方案获得表面应力值与弹坑处变形量。然后,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数值进行拟合,得到多元回归二次方程,运用响应面分析法(RSM)进行分析,讨论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同时,根据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确定模型的拟合程度。最后,以7075-T651铝合金为靶材,进行喷丸验证实验,结合XRD应力测试与弹坑剖面光学显微观察,得到应力值和变形量,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应力函数模型和变形函数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Adjusted R2分别为90.13%、91.68%,应力计算值和实验值结果偏差小于5.5%;剖面晶粒变形显示靶材变形层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表明函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该函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由材料表面应力或变形推导出喷丸工艺参数配置,这为喷丸表面应力和硬度强化提供多样性参考。  相似文献   
38.
铝合金喷丸应力-变形的仿真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揭示喷丸处理对7075-T651铝合金材料表面应力场和形貌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单颗弹丸和多颗弹丸撞击铝合金靶材的有限元模型,并在符合实验外场边界条件的前提下,获得材料表面200 μm深度的内应力分布和不同撞击次数后的表面变形情况。然后通过实验所测结果修正模型丸粒撞击参数,包括网格划分密度、丸粒撞击次数、接触速度等,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阐述喷丸表面应力分布和变形强化层的形成机理。结果 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喷丸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一方面,表面逐层应力分布规律与喷丸实际接近,表面应力最大偏差小于25 MPa,这说明模型中设置的喷丸强度正确。另一方面,6次弹丸撞击造成的强化层变形率小于6%,并逐步趋于稳定,这与实验中采用多次喷丸表面覆盖导致的材料硬化现象一致,从而间接说明靶材模型单元与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结论 分析认为,喷丸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材料表面应力-变形状况,为揭示喷丸工艺对材料表面的强化规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变速定桨风力发电机组的全风速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速定桨风力发电机组(wind energy conversionsystem,WECS),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全风速功率控制策略,不仅可实现机组在全风速范围内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恒转速以及恒功率控制,还可实现3种工况之间的自然过渡。首先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地分析,并建立一套实验平台,展开实验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随后,进一步提出一种软失速控制策略,对其工作原理和年发电量的损失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展开实验研究。通过与全风速控制策略的对比分析发现,软失速控制策略能显著地降低机组在高风速区的瞬态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大幅地降低后级变换器和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40.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风力机动静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力机模拟系统使在实验室内开展风力发电技术的各项研究成为可能.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风力机特性模拟系统.在分析了风力机静态特性的基础上,指出采用基于加速度反馈的动态转矩补偿可以实现风力机动态性能的模拟.对动态补偿环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补偿环节中的滤波器对模拟系统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并以一阶低通滤波器为例,推导了风力机转动惯量与滤波常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力机模拟控制平台,对不同风速、负载以及转动惯量等条件下的风力机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所用方法的可行性和相关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