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2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一种实用化的三维测量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田丰  陈文艺 《光电工程》1996,23(5):64-68
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三维测量系统-交叉光轴投影光栅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文中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相位测量原理、物体面形与所求相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在经过改装的WF-8900型连续流动微反——色谱试验装置上,采用国产的以改性Y沸石为担体、Mo-Ni为活性组分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研究了苯和四氢萘3种不同配比(摩尔比为3∶1、1∶1、1∶3)混合液的加氢裂化反应。考察了操作条件、不同原料配比时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计算出苯和四氢萘的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探讨了在苯存在下四氢苯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3.
采用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轻汽油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是降低烯烃含量 ,生产清洁汽油的重要手段。由于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的缺点 ,需要开发新型的醚化催化剂。杂多酸作为新型催化材料 ,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备了负载型磷钨杂多酸H3 PW12 O40 (PW12 )催化剂 ,并成功地进行了催化裂化轻汽油与甲醇的醚化反应。研究了载体种类、活化温度、PW12 负载量对催化剂醚化活性的影响。载体表面的酸碱性对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 ,催化剂表面有碱性基团时 ,催化剂活性低 ,有酸性基团时活性高 ;活化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有一个最佳值 ;PW12 负载量低时 ,由于其与载体表面羟基的强烈作用 ,催化剂活性较低 ,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增高 ;在适宜的条件下 ,醚化轻汽油中醚含量达到 14 .34% ,与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相当。固载化的磷钨酸适于作为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4.
在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叔碳烯烃醚化转化率、二烯烃聚合转化率以及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脱磺速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 ,叔碳烯烃转化率先增加 ,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当反应温度为 70℃时 ,叔碳烯烃最佳转化率达到 5 5 .32 %。当碳数相同时 ,α叔碳烯烃的转化率大于 β叔碳烯烃的转化率。不论是α叔碳烯烃与还是 β叔碳烯烃 ,它们的醚化转化率均随着碳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 ,轻汽油中二烯烃聚合转化率增大 ,产品中胶质质量分数增加。反应温度高于 80℃后 ,催化剂磺酸基脱落明显 ,催化剂活性下降 ,所以醚化反应温度应低于 80℃。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分析了石油三厂轻油水蒸汽转化制氢装置转化催化剂积炭和水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转化炉前一次性配汽再分流的工艺流程,避免或减少因瞬间油气偏流造成转化过程中水碳比不足,引起转化催化刑积炭严重致使装置被迫停工的解决方法。减少因催化剂报废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6.
叔烯烃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醚化反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催化裂化轻汽油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各种叔碳烯烃在醚化条件下的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叔碳烯烃的碳数和双键位置对叔碳烯烃的醚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同碳数叔碳烯烃转化率的高低顺序为:C=6;相同碳数叔碳烯5>C=4>C=烃的转化率高低顺序为:αC=>βC=;反应条件对C6叔碳烯烃和β位叔碳烯烃醚化反应的影响大于对C5叔碳烯烃和α位叔碳烯烃的影响;各种叔碳烯烃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不可能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使各种叔碳烯烃均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采用低温低空速和适当的醇烯比对于提高叔碳烯烃总转化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7.
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经验,探讨了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改进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8.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利用模糊PID控制降低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时的误差和抑制扰动,提高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从而实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精密致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迟滞非线性的影响,系统的跟踪误差降低到了5%以下,而位移跟踪误差均方差仅为0.58。此外,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学习和控制同时进行,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变化,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的干扰,提升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9.
对大庆、胜利和辽河焦化蜡油的性质、化学组成及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对比 ,研究表明 3种焦化蜡油中不含沥青质 ,饱和烃含量在 55.1 %~ 68.3% ,芳烃含量在 2 4 .8%~ 33.5% ,胶质含量在 5.7%~ 1 1 .5%。 3种焦化蜡油的芳碳率在 1 4 .79%~ 1 9.1 7% ,烷基碳率在 58.0 7%~ 70 .34 % ,ω(CP) ω(CN)之和都大于 70 % ,芳香环数都在 1个环左右 ,总环数介于 2 .1 3~ 2 .51之间。 3种焦化蜡油中大庆焦化蜡油的氮、硫含量最低 ,饱和烃含量最高 ,是最容易加工利用的原料 ,辽河焦化蜡油居中 ,而胜利焦化蜡油是最难加工利用的原料。与其直馏蜡油相比 ,焦化蜡油中的氮含量、硫含量、残碳含量高 ,饱和烃含量低 ,是一种劣质原料。同时分析了影响焦化蜡油加工利用的因素 ,提出了焦化蜡油加工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0.
段宁宁  陈文艺  胡阳 《应用化工》2010,39(8):1152-1154
分别以硬脂酸和H2O2为引发剂进行了石蜡氧化改性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氧化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石蜡氧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对氧化石蜡性质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氧化工艺条件:其中氧化温度为145~150℃,氧化时间为6~8 h。并对两种引发剂的反应效果进行了比较,其中硬脂酸效果更佳。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两种引发剂,在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前提下,选取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酸值高、颜色浅、气味轻的氧化蜡。制得的氧化石蜡性质与天然蜂蜡相近,而且能替代天然蜂蜡制成稳定的乳化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