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陈程 《电子世界》2009,(3):59-59
“复古”是“非主流”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当今审美疲劳大行其道的形势下,能够体现出返璞归真的味道。这次为大家介绍的这款索爱手机,从头到尾浸润着浓浓六七十年代复古收音机造型,不仔细看还真以为就是台小型收音机。究竟这台极具个性的索爱R306有什么来头,且看下文逐一道来。  相似文献   
32.
根据在多个矿区的实测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精度的因素,并在张集煤矿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测量前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测点位置的选择和围岩的性质,钻孔过程中岩芯断裂的影响、钻头高速转动对地应力数值的影响、小孔同轴度及成孔质量的影响。通过在张集煤矿进行试验巷道的地应力测量,得到巷道同一水平六号钻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7.10MPa,方位角为104.0°;七号钻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1.33MPa,方位角为112.5°,指导了巷道的走向及支护参数的设定,减轻了巷道支护难度,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  相似文献   
33.
直流换流器熄弧角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电气量,常被用于判断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的换相失败.在电力系统分析中,一般当直流熄弧角小于阀去游离时间对应的最小角度,则判断直流输电系统发生了换相失败。近来研究发现.RTDS等电磁暂态仿真工具输出的“熄弧角”只能用于辨别是否发生了换相失败.但却并不能用来详细分析换相失败特征.即该熄弧角并不是直流换流器的真正熄弧角.通过与相关仿真技术人员的商榷.研究了RTDS的熄弧角角度的计算方法。RTDS通过不断刷新阀桥6个阀的最小熄弧角去得到熄弧角.而不是各阀组熄弧角的依次组合输出。基于RTDS和带有实际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闭环仿真案例研究进行了必要的说明.所阐述的换相失败发生过程及其各种电气量轨迹对研究和理解直流换相失败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对换相失败各电气量的轨迹的研究.对电磁暂态仿真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判断和分析给出了建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陈程  张灵志 《新能源进展》2019,7(5):398-404
对双酚A进行结构修饰,经甲醚化、氰基取代,设计合成了2,2-双-(4-(β-氰基乙氧基)苯基)丙烷(DBDCN)、2-(4-(β-氰基乙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CN)和2,2-双-(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B),将三种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防过充添加剂开展研究。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mol/L LiPF6/[碳酸乙烯酯(EC)+ 碳酸二乙酯(DEC) + 碳酸甲乙酯(EMC) (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0.1 mol/L的DBDCN、DBMB和DBMCN,采用循环伏安、过充测试、电化学阻抗、恒流充放电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DBDCN、DBMB和DBMCN的防过充性能,并探讨添加剂与正极材料LiFePO4的相容性。这些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均为4.1 V,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过充保护。100%过充测试和5 V截止电压测试结果表明,DBMB的防过充性能明显优于DBDCN和DBMCN。以0.5 C倍率电流循环100圈,基础电解液和分别添加0.1 M DBDCN、DBMB、DBMCN的电池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4.5 mA∙h/g、135.3 mA∙h/g、132.8 mA∙h/g和127.0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7.7%、87.0%、89.5%和84.3%。结果表明,DBMB对电池防过充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35.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6.
地源热泵电采暖相较于其他采暖系统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用电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地源热泵随机运行优化策略。提出了一种用户热负荷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兼顾用电费用最省和热舒适度最优为优化目标,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了计及不确定性的地源热泵系统随机运行优化模型。采用改进PSO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及热泵机组的负载率分配策略。以某校园教学楼采暖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控制策略能够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校园地源热泵系统用电能效,降低用电费用。  相似文献   
37.
陈程  陶泽安 《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46(6):102-105, 111
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子初始位置角辨识方法存在的缺点,研究PMSM数学模型,推导电机转子位置与电机绕组电感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利用电机三相绕组静态电感值初步判断转子位置,并用变频器发送激励电压实现转子的极性判断,进而准确辨识出转子的初始位置角。检测过程中无需转子预定位,且电机转子处于机械锁定或自由停止状态下均可实现。试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高,能够满足PMSM矢量控制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以带油温过热控制装置的家用燃气灶为试验样机,参照GB 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第6. 12节的试验方法,选取6种不同锅具为测试样本,分别是型检试验用锅(铝锅)、能效试验用锅(铝锅且外部有碳黑镀层)、不锈钢锅、铸铁锅、陶瓷锅、带镀层不锈钢锅,测试不同样本时锅底内表面温度(即锅底温度)和锅内色拉油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锅内色拉油深度、锅具材质、锅底厚度、锅具外表面镀层厚度对油温过热控制装置动作时锅内色拉油温度(即动作油温)的影响。阐述试验装置、试验样本选取、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锅具相同的情况下,若增加色拉油深度,则锅底温度与色拉油温度间的差值增加,油温过热控制装置动作时锅底温度和动作油温均降低。当色拉油深度为10 mm时,对于型检试验用锅、能效试验用锅、铸铁锅和陶瓷锅,锅具传热能力(即吸热热流量)对动作油温的影响不大,其动作油温在263℃左右;对于不锈钢锅和带镀层不锈钢锅,其动作油温与其他4种锅具相差较大,带镀层不锈钢锅的动作油温高达278℃,不锈钢锅的动作油温仅255℃,两者相差23℃。建议设定灶具油温过热控制装置动作油温时应留有油温波动余量,避免锅具的差异导致油温过热控制装置动作油温超过标准限定值(300℃)。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CYC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构造、原理、施工工艺、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施工中的实际运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0.
天然气大气式灶具的CO排放特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是城市燃气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必须对其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随着我国气源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不同组分的天然气在同一管网中运输,可能会引发末端设备的互换性问题,造成CO排放量的不稳定。为此,通过实验分析了天然气组分与大气式灶具CO排放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CO排放特性的预测公式。实验分为3个阶段:(1)在设计的大气式基准燃烧器上,测试了2 kPa条件下CH_4掺混单一组分时CO的排放特性,确定了C_2H_6、C_3H_8、C_4H_(10)、N_2和H_2各自对CO排放量的影响;(2)进行以CH_4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随机掺混配气CO的排放实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CO排放量与天然气各组分含量之间的数学关系;(3)选取3台结构型式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天然气灶具,进行不同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特性测试,验证提出的数学关系式的通用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回归得到的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很好地预测天然气组分变化时燃烧器的CO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