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RSM湍流模型对直切式旋风分离器三种不同排尘锥结构(排尘锥无缝、开对称缝、开阶梯缝)下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排尘锥结构都可以将粒径大于8μm的返混颗粒再次分离下来;排尘锥开缝起到分流作用,有效改善排尘锥内气相流场分布,降低压降,便于返混颗粒从侧缝排出,提高抗返混能力,减少颗粒在排尘锥内部长时间停滞的机率,减小堵塞下口的可能性;排尘锥开阶梯缝可以减小涡核中心不对称性,明显提高侧缝的排尘能力,有效消弱返混夹带对3μm小颗粒的影响,提高分离器的操作弹性,减少颗粒间的磨损,为排尘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高旋风管分离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管旋流板式分离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多管旋流板式分离器的阻力系数为55左右;在一定工况下,气液分离效率能够达到〉99%,并且有一定的操作弹性,尤其对粒径〉5μm液滴的捕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场控制的导向叶片式旋风管开缝面积比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流型芯管开缝面积比对导向叶片式旋风管内流场及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开缝面积比的增加,经芯管侧缝流走的气量Q1逐渐增加,但当开缝面积比大于2.9时,Q1呈现饱和状态;开缝面积比大于1.94时,短路流量保持在总进口流量的5%以下;分离空间内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及向心径向速度随开缝面积比的增加而减小;旋风管内能耗随着开缝面积比的增加而减小。另外,内旋流区及排气管内的能耗受芯管开缝面积比的影响较大;芯管开缝面积比的最优范围为1.94~2.9。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流量为2380m3·s-1,入口颗粒浓度为1g·m-1的滑石粉,开缝面积比为2.42时,分流型芯管提高分离效率3%;入口为单相常温空气时,分流型芯管减低阻力系数近73%。  相似文献   
14.
轴承振动频率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轴承异常声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试验研究,从不同的频率段上找出异常声发生的频率位置,利用滤波手段对异常声脉冲进行处理,提出异常声因子参数以确认异常声的特征。同时从轴承振动频率谱图形差异来辨别轴承的异常声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正常轴承的振动频谱分布模式函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Shell型导叶式旋风管内短路流颗粒夹带问题。结果表明:Shell型旋风管直筒芯管下口存在短路流现象,计算得知短路流量占进口总流量的39.3%。理论分析发现,短路流主要夹带粒径小于9μm的颗粒,短路流夹带颗粒临界粒径为9μm。另外,数值模拟跟踪颗粒逃逸的轨迹证明,Shell型旋风管能将粒径大于9μm的颗粒全部除尽;粒径小于9μm的颗粒既有经排尘口返混逃逸,又有短路流夹带逃逸,其中短路流夹带逃逸占主要部分,且随着粒径的增加,经芯管下口短路夹带逃逸的数目减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钢厂1700线生产初期,产品出现边部裂纹、卷形、边部隆起、氧化铁皮压入等缺陷问题,分析了这些质量缺陷的主要形貌特征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连铸机的结晶器锥度,工作辊间距,层流冷却侧喷及卷曲侧导板机,除鳞系统等设备的调整、优化和改造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质量、轧制合格率和成材率,对产品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墨尔本开敞空间的数量、分布特点,开敞空间策略,并重点说明了墨尔本开敞空间中的城市内外公园特点、分布状况及规划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