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0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考虑连接单元对单体单元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对Fox方程进行了修正,用Tgilj表示不同连接情况下单体单元的1的Tg。经验证,这个改进方程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丙烯酸酯类二元无规共聚物的Tg与组成的关系曲线的各种情况,同时计算结果表明两侧连接单元的侧链的长度,结构等因素对单体单元的Tg有很大的影响。丙烯酸酯类连接单元的侧链越短越紧凑,则丙烯酸酯类单元的玻璃化温度越高,反之亦然。同时对PMMA的玻璃化温度与其等规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2.
液晶环氧p-BPEPEB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ER)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双-4-环氧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酸联苯二酚酯(P-BPEPEB)液晶改性BPFER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并结合偏光显微镜(POM)、扭辫分析(TBA)对其形态与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态固化起始温度Ti为108.99℃,峰顶温度Tp为172.95 ℃,固化终了温度Tf为191.98℃,固化反应的平均活化能Ea=53.028 kJ·mol-1,反应级数n=0.88,解释了活化能随转化率变化规律.P-BPEPEB与BPFER共混存在相分离,有两个内耗峰,但随着P-BPEPEB加入量的增加,相容性增大,第一个内耗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并旱增大的趋势,有利于提高树脂的耐热陛和耐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3.
用邻甲硼酚醛树脂(BoPFR)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BPAER),制备了含硼酚醛的高性能玻璃钢复合材料.分析了固化过程,研究了固化树脂以及玻璃纤维层压板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当m(BoPFR)/m(BPAER)为1.0∶0.5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98.4 ℃下降到134.5℃,材料韧性提高.固化物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当m(BoPFR)/m(BPAER)为1.0∶0.2时,材料在900℃时的残留率为25.83%,热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玻璃纤维层压板拉伸强度提高了一倍,而电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4.
制备了水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o-CFER)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并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改性了PUA/o-CFER。通过UV-阳离子混杂固化制备了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用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谱仪和热重分析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体系有很好的相容性,MAP-POSS的加入量为16 %(质量分数,下同)时,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22.3 ℃,提高了19.7 ℃;热重分析表明,当 MAP-POSS加入量为12 %时,热降解所需的活化能最高,为41.44 kJ/mol,反应级数n为1.38;同时,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01.15 MPa和8.17 MPa,涂膜的硬度达到3 H,冲击性能达到50 kg·cm,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对茂金属聚乙烯(MPE)的改性作用,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MPE与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V-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V-POSS熔体的流动性随切应力增大而变好,假塑性增强,挤出膨胀比降低。在V-POSS的含量>2%后,非牛顿指数n值在0.50~0.55之间波动。V-POSS在共混体系中有增塑和交联剂两种作用,V-POSS含量为2%时共混物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6.
玉米羧甲基淀粉崩解剂的合成及性能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军  高俊刚 《化学世界》2004,45(10):537-539,533
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氢氧化钠和氯化铵为复合催化剂、氯乙酸为醚化剂复合变性合成用作药片崩解剂的羧甲基淀粉,探讨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淀粉的取代度、膨润性能及反应效率的影响,反应效率提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原料最佳配比:n(脱水葡萄糖单元)∶n(环氧氯丙烷)∶n(氯乙酸)∶n(氢氧化钠)=1∶0.4∶0.6∶1.2,反应温度60°C左右,反应时间1~2h。  相似文献   
57.
改性微晶纤维素/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微晶纤维素(MCC)进行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改性MCC/LLDPE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随着MC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稳态流变结果表明,MCC/LLDPE复合材料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在高剪切速率下复合材料较纯LLDPE有着更低的剪切黏度。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CC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双酚-S、四溴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比较了两种双酚的反应活性和由其形成的环氧树脂的反应活性,为合成这种类型的环氧树脂提供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9.
阻燃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文研究了在季铵盐、聚乙二醇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四溴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用适当的溶剂合成阻燃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并讨论了其阻燃性以及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0.
叔胺催化丙烯酸与环氧树脂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