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八乙基卟啉以吡咯为合成前体,主要有2种基本合成路线,一是以5-甲基-3,4-二乙基-2-乙氧羰基吡咯为合成前体,由吡咯α位甲基的碳原子构成卟啉的次甲基桥,另一路线是以3,4-二乙基吡咯为合成前体经与甲醛缩合,并以醛碳原子构成卟啉的次甲基桥,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中间体和八乙基卟啉的合成,并对比较典型的6种全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新型电致发光材料-聚对苯撑乙烯前驱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各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并对前驱聚合物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合成方法合理可行,并为PPV的合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PP粉表面固相接枝及其表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MAH-g-PP的接枝效果和晶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辉光放电技术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连续化空气冷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碳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性能得到大大改善,其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即ILSS)由未处理的641kg/cm~2提高到871kg/cm~2,达到了日本TΚ300的性能指标。此项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公害,可与碳纤维生产线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对石墨纤维表面进行了连续空气冷等离子表面处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石墨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粘结性得到大大改善,其复合材科的层间剪切强度比未处理的提高138%,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也分别增加了11.3%和7%。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三种因素促成的:其一纤维表面—COOH,OH,=O等含氧基团的增加,提高了纤维与基体的反应能力;其二纤维表面无定形碳含量的增加,增加了纤维表面活性;其三纤维表面沟槽加深,扩大了粘结界面和机械联结强度;其中—COOH的贡献可能更大一些。另外,此种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且经济、安全、无公害,可与石墨纤维生产线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光声光纤水听器要求在海水中长期浸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必须采用带有憎水性的包层所构成的复合光导纤维,利用马克思威尔的理论,在理论上推导出由石英作纤芯,用聚四氟乙烯作包层所构成复合光纤的单模条件,并计算出为保证单模传输这种复合光纤应具有的材料和结构参数,它们为实现光纤水听器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法连续处理碳纤维,通过阳极氧化剥除T-300碳纤维表面耐热性差的环氧涂层,重新涂覆了几种耐热涂层。研究了在316℃条件下,500小时热氧化对T-300/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且用SEM观察了碳纤维表面处理前后的涂层剥落现象及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8.
水解/接枝处理对F一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氧化钾稀溶液对F-12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COOK离子对引入到F-12纤维表面,引而引发不同接枝单体的接枝,并分析了不同接枝单体和接枝时间等对F-12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COOK离子对引入F-12纤维表面,引发环氧氯丙烷接枝,可以提高F-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9.
八乙基卟啉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经Knorr反应制得5-甲基-3-乙基-4-乙酰基-2 乙氧羰基吡咯(3),(3)经α位甲基的溴化和胺解得α取代胺基吡咯(4),(4)再经酸催化成环得化合物乙酰取代卟啉(5),最后使化合物(5)的乙酰基还原等五步操作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全程收率26%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自行建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监测系统研究了纤维/树脂基体间的界面强度及其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强度是决定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与断裂韧性的一个关键的临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