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孟满丁  魏金山  安同邦  马成勇  彭云 《焊接学报》2024,(4):93-100+134-13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试验,分析了不同Si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对800 MPa级低合金高强(HSLA)钢焊材熔敷金属组织特征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元素含量从0.45%增加到0.66%时,熔敷金属(0.035C-0.45Si-1.47Mn-2.56Ni-0.68Cr-0.62Mo)的屈服强度从850 MPa增大到895 MPa,抗拉强度从917 MPa增大到954 MPa,-50℃冲击吸收能量从115 J降低到73 J;当Si元素含量为0.45%时,熔敷金属显微组织主要由板条贝氏体及部分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成,各组织间呈相互交织状分布;而当Si元素含量增大到0.66%时,组织主要由细长条状的板条马氏体及部分板条贝氏体组成;随着Si元素含量增大,组织长宽比明显增大,且组织之间趋于平行分布.熔敷金属由γ(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转变时的相变温度随着Si元素含量增加而降低,随着Si含量增大,熔敷金属板条和板条块亚结构由交织的短条状向平行的细长条状转变,板条束亚结构尺寸明显变大,板条束亚结构...  相似文献   
12.
13.
信湖煤矿回风立井深1 009m,介绍了该井筒临时改绞方案的选择。采用箕斗、罐笼混合改绞方案,利用现有设备,在该井筒内布置临时箕斗和临时罐笼各1对,可大幅增加矿井二、三期工程施工期间的提升能力,实现快速施工,缩短建井工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附带EDS的FEGSEM、EBSD、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保护气成分(Ar+5%CO_2、Ar+10%CO_2、Ar+20%CO_2、Ar+30%CO_2,体积分数)对1000 MPa级高强熔敷金属组织特征的影响,阐明了保护气成分对组织转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CO_2含量增加,1000 MPa级熔敷金属强度略有下降,而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保护气熔敷金属均由马氏体/贝氏体混合组织及板条间残余奥氏体组成。随着保护气中CO_2含量增加,熔敷金属中贝氏体相变体积分数为50%时的温度(B_(50))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_s)相变温度区间增大,适宜贝氏体形核的夹杂物数量增多,随贝氏体含量(体积分数)由8%增加到29.6%,其形核位置从原始奥氏体晶界向原始奥氏体晶界及晶内夹杂物处共同形核转变,熔敷金属组织形貌由"平行状"向"交织状"转变,分割细化组织,有利于高强熔敷金属强韧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稀土含量对熔敷金属扩散氢逸出特性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性焊条药皮向焊缝金属过渡稀土元素的方法,并结合酒精法测氢技术、低温冲击试验以及小铁研抗裂性试验,研究了稀土含量对熔敷金属扩散氢逸出特性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能显著降低熔敷金属的扩散氢含量,提高焊缝的低温韧性,并改善扩散氢的逸出特性,即使熔敷金属开始阶段扩散氢的逸出速率增加,对后期阶段的逸出速率影响较小;稀土的最佳加入量为0.5%,继续增加时,焊缝的韧性及抗裂性开始恶化。  相似文献   
16.
10CrNi3MoV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10CrNi3MoV 钢在线能量为15~100kJ/cm 范围内时焊接热影响区(HAZ)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一次热循环后,特别是峰值温度为1300℃时,冲击韧性显著降低。金相分析表明,冲击韧性的降低与组织和晶粒粗大有关,但总体低温冲击韧性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A kv,- 50℃>60J)。经过二次热循环后,线能量较低时,热影响区冲击韧性得到改善;线能量较高时,热影响区冲击韧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种热输入对9Ni钢进行埋弧焊接,通过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热输入对焊缝显微组织影响,比较了不同热输入下枝晶中心处Cr、Mo元素含量及熔敷金属的拉伸性能、低温韧性,分析了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并伴有一定析出物;随着热输入的提高,焊缝组织晶粒粗化,枝晶间距变宽,但析出物含量减少,枝晶中心Cr元素含量减少,Mo元素含量增加。热输入为15 kJ/cm时,抗拉强度为724 MPa,低温(-196℃)平均冲击吸收能量为68J,断口韧窝尺寸大而深。  相似文献   
18.
施云峰  冯旭东  魏金山 《爆破》2012,29(3):54-57
对于硬岩地层立井井筒掘进施工,原来采用的钻爆施工措施,爆破效率不足60%,后经过多次咨询、调研,选用液压伞钻钻孔和高威力炸药爆破,采取二阶混合掏槽方式,同时严格控制钻孔质量,提高了爆破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粗晶区是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通过对X80管线钢进行热模拟、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后表明,粗晶区的组织主要为板条束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冲击韧性较差,存在严重脆化,粗晶区脆化是由于晶粒的粗化以及M-A组元数量增多造成的;随着t8/5的增加,粗晶区的冲击韧性和硬度随之降低;峰值温度越高,X80级管线钢的组织越粗大、韧性越低;中间临界区是焊接热影响区中另外一个韧性较薄弱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纳米涂层技术在焊丝表面形成涂层,涂层为Na、K和Ti等元素的氧化物膜。借助汉诺威弧焊分析仪和高速摄影机对比研究未涂层焊丝和涂层焊丝的熔滴过渡情况。研究发现,当焊接电流/电压为260A/30V时,两种焊丝的熔滴过渡方式均以喷射过渡为主,同时伴随着短路过渡。经过统计未涂层焊丝过渡频率为250滴/s,其中短路过渡频率为13滴/s;涂层焊丝的熔滴过渡频率为280滴/s,其中短路过渡频率为0.5滴/s。另外发现两种焊丝在喷射过渡过程中电弧发生波动,但涂层焊丝电弧更加稳定。同时发现涂层焊丝电弧弧柱的径向宽度更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