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归纳分析了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化的抑制作用,得出不同掺杂离子对TiO2相转化温度和粒径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以TiCl4为原料,通过添加少量磷酸二氢钠(NaH2P04),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纯锐钛相纳米TiO2,相变温度提高到了1000℃,有效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与其他文献结果一致。指出掺杂TiO2的相变机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选择适当添加剂、实现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纳米TiO2产业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2.
互联网络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冲击,网络垃圾扭曲学生的心灵、疏离学生人际关系、弱化学生责任意识。这些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网络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校园文化、健全网络教育机制等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43.
沸腾回流强迫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微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沸腾回流强迫水解法,以硫酸钛为原料,制备出了二氧化钛纳米微粒,并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及X光晶体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在较高的钛盐浓度下[Ti4+浓度可达0.1mol·L-1]制备出均分散圆球状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粒径大小为20~30nm.  相似文献   
44.
为优化猴头菌液体发酵产多糖、核苷、总萜的培养工艺,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三种活性成分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合适的碳源、氮源、温度、转速、pH、接种量,以采用熵权法赋权计算3种活性成分产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猴头菌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对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玉米粉,氮源为酵母浸粉和山药汁,温度23.5 ℃,转速128 r/min,pH5.9,接种量8.5%,在该条件下,猴头菌液体发酵条件的综合评分为2.090,与模型预测综合评分2.164基本一致,多糖、核苷、总萜产量分别为5.12、1.17、0.42 mg/mL;发酵全液、发酵液、菌丝体(湿)对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166、237、53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 值分别为68、55、72,500 mg/mL时总还原能力分别为0.711、0.708、0.841。本研究为猴头菌液体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气溶胶喷印技术,在SiO2衬底上喷印沉积了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有机导电薄膜.利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四探针测试薄膜的形貌和电学特性,系统研究了加入乙二醇、丙三醇溶剂对导电薄膜卫星液滴产生、表面形貌以及导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乙二醇和丙三醇溶剂可有效控制PEDOT:PSS薄膜卫星液滴的产生,导电薄膜的粗糙度由263nm分别降为47.7nm和2.99nm.同时,PEDOT:PSS薄膜的导电性也获得明显的提高,薄膜方块电阻从原来的3.31×108 Ω/□,分别降为4.53×105 Ω/□和4.61×104 Ω/□.这表明,在PEDOT:PSS墨水中引入丙三醇能有效改善PEDOT:PSS薄膜的表面形貌以及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46.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使纳米TiO2在水溶液中良好稳定地分散,采用透光率法对粒径约为30 nm的锐钛型TiO2粉体在水溶液中分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粒度分布、电位的测定。实验结果证明:加入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8%的硅酸钠作为分散剂,调节pH值为8~10,超声分散约10 min可以使纳米二氧化钛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电位,验证了pH值影响纳米TiO2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  相似文献   
47.
催化相转化法制备纳米铁酸镍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催化相转化法在不同初始浓度,不同pH值下.在液相中短时间内合成出了纳米铁酸镍微晶.利用XRD、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磁化强度、密度及比表面。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级铁酸镍具有超顺磁性,粒径小于20nm。  相似文献   
48.
魏雨  赵科  孙培勤  孙绍晖 《中国涂料》2007,22(12):27-30
在合成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交联剂的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最佳配比。主要阐述了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与基体树脂的交联机理,并将合成的中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同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复配,分析了两种树脂中主要交联基团的含量以及复配时的合适比例范围。考察了涂膜固化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涂膜的固化反应。  相似文献   
49.
醚化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近年来三聚氰胺树脂的发展及其在涂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其作为交联剂与基体树脂的交联机理、反应条件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不同醚化度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工艺,并对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在涂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由氢氧化氧铁制备纳米级铁酸锌及产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合成铁酸锌纳米粉体的新方法.以二价铁盐为原料,用过氧化氢快速氧化得到氢氧化氧铁(δ-FeOOH);添加计算量的锌离子经沸腾回流制备出纳米级铁酸锌粉体.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谱学性质、磁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铁酸锌微粒的粒径在5~20 nm,颗粒形貌为球形且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