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PP/L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结晶行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P/LLDPE共混物为典型的具有机械相容性的共混体系;PP/LLDPE共混体系中,PP相结晶度的变化与LLDPE相的结晶度的变化相比较小;不论PP还是LLDPE,均随另一组分含量的增加,熔化开始温度都显著推迟,而熔化结束温度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55.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己烯共聚单体含量为24%)共混体系的等温结晶形态和结晶动力学.将组成分别为70/30,50/50,30/70(w/w)的iPP/m-LLDPE共混物从熔体状态冷却至结晶温度,使iPP可以结晶,而m-LLDPE处于熔体状态.POM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共混物中iPP的含量≥50%时,生长的iPP球晶可以包裹m-LLDPE的分散相,iPP球晶的生长速率与m-LLDPE的含量无关;当m-LLDPE的含量达到70%时,iPP作为分散相在m-LLDPE的基体相中结晶,iPP球晶的生长受到自身相区的限制,尺寸明显细化.DSC的研究发现共混物中iPP的半结晶时间与纯iPP相近,表明iPP与己烯共聚单体含量为24%的m-LIDPE熔体在实验温度下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56.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中国琼海(湿热)及海拉尔(寒冷)地区户外老化2年中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变化规律及自然老化机制。结果表明,HDPE在两地老化后均呈现相对分子质量快速降低、结晶度/能力先增后减、断裂伸长率和拉伸模量降低等现象,表明材料在2种气候条件下的老化行为及机制基本一致。HDPE的老化速率均随季节呈现快-慢-快的规律,但在琼海地区老化速度更快、程度更高,说明温度是影响老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