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64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6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51.
低轨道微小卫星电源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涛  黄晓  郗志伟 《电源技术》2012,36(7):1011-1014
低轨道微小卫星目前应用广泛,其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应用最新技术等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电源系统是卫星的几大核心系统之一,结合目前电源系统特点对低轨道微小卫星电源系统开展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典型的系统拓扑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化应用开展了可靠性、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52.
针对国外某易粉碎铜钴矿,根据原矿性质分析结果,采用了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的原则流程,开展了磨矿方式、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条件探索试验,确定了预先分级—磨矿—硫化铜浮选—氧化铜浮选的分段选别工艺,获得了铜品位为25.14%、回收率为17.12% 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18.84%、回收率为58.51% 的氧化铜精...  相似文献   
53.
参与光泵亚毫米波激光过程的介质三能级组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求解密度矩阵方程和增益迭加方程的原理,处理光泵亚毫米波(SMMW)的三能级近似系统时,在偏离共振的情况下,只有满足Raman辐射条件的三能级组,才能产生SMMW激光,给出一条实际谱线。CO2-9R(16)泵浦NH390.4um亚毫米波激光的计算。其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谱线的计算。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H.323穿越NAT的方案,并且在不改变现有NAT设备的前提下,通过对H.323协议进行适当的扩展,尽量保证音视频数据包直接到达接受方,减少传输延时和丢包,保证音视频的质量.  相似文献   
55.
电视播出技术的数字化进程非常迅速,目前已经有很多电视台完成了播出系统数字化建设。其中,各大电视台普遍以视音频服务器(硬盘)为核心构建数字播出系统,其优势在于不仅提高了播出的安全性和播出质量,还实现了高系统扩展性及资源的多频道共享。而录制系统是硬盘播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数字化自动播出的前提。本文着重对广东电视台数字化录制系统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6.
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50℃时鱼油体系中过氧化值的方法,研究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的抗氧化能力。50℃时植物甾醇月桂酸酯、棕榈酸酯、油酸酯和共轭亚油酸酯在鱼油中的最佳抗氧化浓度为50μg/L。在此浓度下24h内抗氧化效果为:月桂酸酯〉油酸酯〉共轭亚油酸酯〉棕榈酸酯,且甾醇酯与VE有抗氧化协同作用,其效果为:VE+月桂酸酯〉VE+共轭亚油酸酯〉VE。因此,植物甾醇脂肪酸酯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为改善低温贮藏蓝莓果实易于腐败的问题,探讨一种可以改善蓝莓贮藏品质的保鲜处理方法。实验以‘兔眼’蓝莓品种为试材,在(4.0±0.5)℃、相对湿度75%的贮藏条件下,采用100 mg/mL阿拉伯胶+体积分数1.5%甘油(M1)、100 mg/mL阿拉伯胶+体积分数1.5%甘油+体积分数1.5%白色玫瑰茄提取物(white roselle extract,WRE)(M2)、100 mg/mL阿拉伯胶+体积分数1.5%甘油+体积分数2.5% WRE(M3)3 种可食性涂膜液对蓝莓样品进行涂膜处理,通过分析果实理化性质、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复合涂膜对低温贮藏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的条件下,阿拉伯胶复合涂膜可以显著减缓蓝莓果实质量损失、降低腐烂率和延缓硬度降低(P<0.05),并能维持果实较高的总酚、花色苷含量和较好的感官品质,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力和降低果实表面褐变程度(P<0.05);且M3涂膜剂在抑制低温贮藏蓝莓果实PPO活力、维持果实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改善感官品质方面具有最佳效果。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可得出,M3涂膜剂对低温贮藏蓝莓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联用法与HPLC法同步检测白玉菇样品中麦角固醇和VD2含量方法,经方法学评价确定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灵敏度与精确性。通过对经醇碱皂化回流法提取样品中麦角固醇和VD2的分析验证,阐述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为白玉菇有效生物活性成分与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对白玉菇中麦角固醇与VD2之间转化关系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HPLC-MS/MS法中,采用色谱分离柱Agilent SB-C8 Rapid Res柱(2.1 mm×50 mm,3.5 μm)及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麦角固醇与VD2之间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4.303 min和4.22 min。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分别选择m/z 379.3/125.3与m/z 397.3/125.3离子对麦角固醇与VD2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麦角固醇在0.15~6 mg/L、VD2在0.01~1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1%、90.56%,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HPLC法采用COSMOSIL Column 5C18-MS-II(4.6 mm×250 mm,5 μm)柱分离体系,麦角固醇和VD2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12.891 min和9.919 min,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麦角固醇在15~750 mg/L、VD2在0.5~5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94.0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采集的样品采用HPLC-MS/MS联用法和HPLC法分别检测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与HPLC法相比,HPLC-MS/MS联用法具有快速检测时间短、检出限低、更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提高天然花青素作为新鲜度指示剂在食品包装中的稳定性,本研究将结冷胶和桑葚花青素作为内层膜用于指示三文鱼新鲜度,壳聚糖-聚乙烯醇形成致密隔氧的外层保护膜,通过逐层组装制备食品新鲜度指示膜,并用于三文鱼的新鲜度可视化检测。结果表明:当外层膜中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体积比为1∶1时,双层膜的机械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为40.65 MPa,断裂伸长率为54.36%,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最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外层膜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体积比为1∶1时,膜的结构相容性最好,该体系下桑葚花青素稳定性最好。将双层膜用于三文鱼新鲜度指示,在4 ℃贮藏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三文鱼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不断上升,6 d后,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大于30 mg/100 g,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为0.921 mg/kg,pH值为6.75,且通过肉眼可以直观看到膜的颜色由暗红变为淡紫色,最后变成蓝褐色,鱼肉已经腐败。结论:基于壳聚糖-聚乙烯醇/结冷胶花青素组成的双层膜既可降低花青素氧化作用提高其稳定性,又可用于三文鱼新鲜度指示。  相似文献   
60.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冷鲜乳鸽,通过生化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及微观结构观察,探讨辐照对冷鲜乳鸽品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冷鲜乳鸽的a*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汁液流失率、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和酸价总体显著上升(P<0.05),菌落总数、L*值、b*值和质构参数总体显著降低(P<0.05);肌纤维直径显著减小(P<0.05),肌纤维间隙增大,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辐照处理既能促进乳鸽的脂质氧化水解成游离脂肪酸,也可以促进乳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解。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乳鸽中共检出8大类、7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和醛类是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含量最高的两种物质,说明脂质氧化对辐照乳鸽的风味起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可为辐照技术在乳鸽等畜禽肉中的加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