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33篇 |
免费 | 520篇 |
国内免费 | 8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78篇 |
综合类 | 230篇 |
化学工业 | 3367篇 |
金属工艺 | 2487篇 |
机械仪表 | 1194篇 |
建筑科学 | 776篇 |
矿业工程 | 142篇 |
能源动力 | 1000篇 |
轻工业 | 1425篇 |
水利工程 | 218篇 |
石油天然气 | 630篇 |
武器工业 | 30篇 |
无线电 | 365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333篇 |
冶金工业 | 4061篇 |
原子能技术 | 355篇 |
自动化技术 | 23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367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391篇 |
2018年 | 526篇 |
2017年 | 488篇 |
2016年 | 587篇 |
2015年 | 499篇 |
2014年 | 765篇 |
2013年 | 1805篇 |
2012年 | 1121篇 |
2011年 | 1647篇 |
2010年 | 1342篇 |
2009年 | 1528篇 |
2008年 | 1496篇 |
2007年 | 1530篇 |
2006年 | 1358篇 |
2005年 | 1263篇 |
2004年 | 1020篇 |
2003年 | 935篇 |
2002年 | 906篇 |
2001年 | 870篇 |
2000年 | 837篇 |
1999年 | 843篇 |
1998年 | 1581篇 |
1997年 | 1143篇 |
1996年 | 995篇 |
1995年 | 628篇 |
1994年 | 522篇 |
1993年 | 443篇 |
1992年 | 296篇 |
1991年 | 282篇 |
1990年 | 199篇 |
1989年 | 224篇 |
1988年 | 147篇 |
1987年 | 108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41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11篇 |
1976年 | 22篇 |
1975年 | 14篇 |
1974年 | 11篇 |
1973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对近年来钎焊铜铝异种材料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接头形成与服役时,焊缝中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成与生长。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在接头形成与服役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取决于铜铝之间以及与钎料之间的原子相互扩散。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核和生长必须同时满足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脆硬性金属间化合物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且其形成与生长会加剧扩散原子的消耗,因此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是导致接头缺陷(如孔洞、空洞和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超过2~5μm时,接头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生长与扩散和接头缺陷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导热性,接头设计,热输入和钎料成分等。以上因素主要通过改变原子扩散过程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目前,控制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与生长的主要方法有控制接头热输入、优化接头设计和在钎料中添加第三元素等。 相似文献
992.
为实现装置的模块化和精准化设计,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一种车载自动调节调平装置.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机电式自动调平装置进行静载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验证自动调平装置的强度性能,确认装置支腿与光学平台不发生共振.结果表明:该调平装置满足一般工况条件下的承载要求,且其支腿和光学平台振型状态不会相互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点缺陷和Nb原子掺杂对α-Zr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空位引入使得α-Zr的剪切模量增大,Nb原子掺杂使得α-Zr的剪切模量下降。通过计算含不同点缺陷的α-Zr三维杨氏模量,得到点缺陷引入和Nb掺杂均会使α-Zr结构的各向异性减弱,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各向异性导致的锆合金辐照效应。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CAPPFramework工程化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CAPPFramework)是一个以面向对象CAPP知识库系统为核心的通用交互式CAPP应用支撑软件。CAPPFramework的实施已成为CAPPFramework推广应用的关键,这是由工艺设计问题的特性所决定的。文章对CAPPFramework实施的工程化管理进行研究,建立了CAPPFramework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以提高CAPPFrame-work应用系统的工程化程度。 相似文献
998.
焙烧炉燃料燃烧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碳素公司为提高焙烧炉产能,延长火道寿命,降低消耗,均采用焙烧新技术。从优化焙烧炉结构,改善2烟气不同区域的合合分布,提高传热效果和减小温差;采用新的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提高炉的热效率,应用先进的燃料燃烧雾化控制装置及相应火焰系统罗为合理配置等等。着重在后一种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