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227篇 |
免费 | 40529篇 |
国内免费 | 2087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492篇 |
综合类 | 28063篇 |
化学工业 | 30375篇 |
金属工艺 | 18440篇 |
机械仪表 | 19747篇 |
建筑科学 | 20437篇 |
矿业工程 | 9787篇 |
能源动力 | 6925篇 |
轻工业 | 32307篇 |
水利工程 | 9577篇 |
石油天然气 | 7938篇 |
武器工业 | 3692篇 |
无线电 | 283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701篇 |
冶金工业 | 9665篇 |
原子能技术 | 4844篇 |
自动化技术 | 412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9篇 |
2024年 | 5083篇 |
2023年 | 5452篇 |
2022年 | 10682篇 |
2021年 | 13395篇 |
2020年 | 9641篇 |
2019年 | 6841篇 |
2018年 | 6825篇 |
2017年 | 8060篇 |
2016年 | 7618篇 |
2015年 | 11421篇 |
2014年 | 14416篇 |
2013年 | 17344篇 |
2012年 | 21418篇 |
2011年 | 22388篇 |
2010年 | 21484篇 |
2009年 | 20799篇 |
2008年 | 21350篇 |
2007年 | 21097篇 |
2006年 | 18317篇 |
2005年 | 14961篇 |
2004年 | 11113篇 |
2003年 | 7271篇 |
2002年 | 6591篇 |
2001年 | 6145篇 |
2000年 | 4893篇 |
1999年 | 1732篇 |
1998年 | 487篇 |
1997年 | 378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27篇 |
1994年 | 164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184篇 |
1991年 | 148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86篇 |
1986年 | 80篇 |
1985年 | 58篇 |
1984年 | 49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92篇 |
1979年 | 52篇 |
1965年 | 15篇 |
1959年 | 51篇 |
1951年 | 4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从土地储备机制设计角度,阐述建立上海世博会的土地储备运作机制的意义,原则和可行性,提出上海世博会的土地储备方案的流程设计,研究上海世博会投资所带来周边的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储备的价格和用地类型和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等内容,旨在探讨将上海土地储备机制与上海世博会建设投融资机制相结合,从而将政府对世博会投资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效应纳入世博会工程投融资循环,对于上海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44.
介绍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费用现值法的概念,分析了工程项目工程款的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评价投标方案的最优确定方法,为项目定标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46.
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地下室采用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施工,并针对施工难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使用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技术可增大围护结构的刚度,保证周边房屋和管线的安全,同时也可减少基坑围护费用。 相似文献
47.
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赉安洋行在上海十几年中设计作品的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各阶段的建筑风格,指出赉安洋行通过对西方新艺术和新风格的不断研究,在建筑形态上引领了法租界建筑设计的潮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和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48.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淮盐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从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事后检测阶段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保证粉喷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9.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综合复杂的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是最重要的行为者,通过分析这些行为者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地位关系,指出在市政事业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处于中心地位,社会处于辅助地位,公众处于基础地位。正确地认识和界定四者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保障四者行为合理性的基础,也是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都市再生的个案中正好是推广可持续发展建筑、景观环境的根本.为了因应现实环境需求面的考量,都市再生不断的继续在演变、发展,以调整出最合适、最合宜的内容与程序,让建筑物由被动的"消耗最少地球资源,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转而为积极的"生态、健康的建筑物"定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