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00篇 |
免费 | 6920篇 |
国内免费 | 31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23篇 |
技术理论 | 6篇 |
综合类 | 4549篇 |
化学工业 | 9647篇 |
金属工艺 | 3776篇 |
机械仪表 | 4470篇 |
建筑科学 | 5170篇 |
矿业工程 | 1965篇 |
能源动力 | 1786篇 |
轻工业 | 4394篇 |
水利工程 | 1409篇 |
石油天然气 | 3167篇 |
武器工业 | 619篇 |
无线电 | 807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217篇 |
冶金工业 | 2726篇 |
原子能技术 | 806篇 |
自动化技术 | 88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1290篇 |
2023年 | 1416篇 |
2022年 | 2317篇 |
2021年 | 3108篇 |
2020年 | 2492篇 |
2019年 | 2014篇 |
2018年 | 1904篇 |
2017年 | 2268篇 |
2016年 | 2058篇 |
2015年 | 2899篇 |
2014年 | 3532篇 |
2013年 | 4185篇 |
2012年 | 4404篇 |
2011年 | 4894篇 |
2010年 | 4290篇 |
2009年 | 4172篇 |
2008年 | 4086篇 |
2007年 | 3605篇 |
2006年 | 3308篇 |
2005年 | 2661篇 |
2004年 | 1703篇 |
2003年 | 1357篇 |
2002年 | 1275篇 |
2001年 | 1160篇 |
2000年 | 982篇 |
1999年 | 974篇 |
1998年 | 793篇 |
1997年 | 662篇 |
1996年 | 624篇 |
1995年 | 559篇 |
1994年 | 444篇 |
1993年 | 355篇 |
1992年 | 240篇 |
1991年 | 217篇 |
1990年 | 146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6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建院25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叙述了该院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以及在25年的艰苦创业中发展壮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淮盐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从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事后检测阶段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保证粉喷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业标准《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简介梁福康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3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已于1998年2月9日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15—97,自1998年7月1日起施行。该规程...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成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从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模式、利用的对策以及政策支持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未来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过程,不仅是地下水渗流场和浓度场相互耦合的问题,而且介质的变形及内部温度的改变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一个多场耦合动力学问题.论述了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几类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引发环境污染的地质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初步探讨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动力学行为,详细阐述了多场耦合理论在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淮南矿区煤巷稳定性分类及工程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Z2):4790-4794
提出基于构造应力强度和顶板岩层赋存结构的复杂程度2项指标,对顶板稳定性状态进行分类,直观地反映了淮南矿区复合顶板易于离层的特点和倾向;进一步将该矿区普遍属于Ⅳ,Ⅴ类的煤巷类别细化为稳定型、破碎型、离层型及离层破碎型等4类,并针对顶板的离层控制难题提出预应力支护思想和系列预拉力支护技术,为解决长期困扰淮南矿区的煤巷支护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技术途径;该项技术现已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对12Cr17Ni7(ASTM/301)不锈钢连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夹杂物是由Fe、Cr、Ni、Mn等金属组成,且有一定的韧性。分析认为该夹杂物是在连铸过程中,在结晶器上较长时间凝结的钢液滴在表面受到氧化后被钢水冲入钢液,这种没有上浮的半凝固态的钢液滴,在连铸后进入铸坯中形成外来的金属夹杂物;对此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