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512篇 |
免费 | 6491篇 |
国内免费 | 277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6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868篇 |
化学工业 | 7334篇 |
金属工艺 | 3156篇 |
机械仪表 | 3836篇 |
建筑科学 | 4127篇 |
矿业工程 | 1913篇 |
能源动力 | 1418篇 |
轻工业 | 4406篇 |
水利工程 | 1133篇 |
石油天然气 | 2497篇 |
武器工业 | 561篇 |
无线电 | 640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17篇 |
冶金工业 | 2108篇 |
原子能技术 | 611篇 |
自动化技术 | 76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935篇 |
2023年 | 1143篇 |
2022年 | 2004篇 |
2021年 | 2585篇 |
2020年 | 2064篇 |
2019年 | 1532篇 |
2018年 | 1735篇 |
2017年 | 1992篇 |
2016年 | 1797篇 |
2015年 | 2709篇 |
2014年 | 3233篇 |
2013年 | 3553篇 |
2012年 | 3929篇 |
2011年 | 4095篇 |
2010年 | 3629篇 |
2009年 | 3294篇 |
2008年 | 3131篇 |
2007年 | 2921篇 |
2006年 | 2852篇 |
2005年 | 2420篇 |
2004年 | 1651篇 |
2003年 | 1205篇 |
2002年 | 1106篇 |
2001年 | 879篇 |
2000年 | 804篇 |
1999年 | 700篇 |
1998年 | 553篇 |
1997年 | 463篇 |
1996年 | 425篇 |
1995年 | 346篇 |
1994年 | 262篇 |
1993年 | 178篇 |
1992年 | 155篇 |
1991年 | 109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提出一种1→2相位协变量子克隆的腔QED实现方案,该克隆过程是基于原子与两个高Q腔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腔场最初处于真空态.虽然该方案需要实现CNOT操作,但与其它方案相比该方案需要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该方案里所使用的基本操作(受控量子门操作和经典场脉冲操作)都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所以我们相信该方案能在实验上实现. 相似文献
82.
83.
为了提升气动阀控微液滴产生系统的液滴产生频率,研究了腔体结构和电磁阀控制对系统最高稳定液滴产生频率的影响.该系统主要部件包括腔体、腔体底部微米直径喷嘴、以高速电磁阀和放气管为核心的气路,以及液滴拍照装置.该系统利用高速电磁阀短暂导通在储液腔内产生气体压强脉冲,迫使储液腔内液体从喷嘴喷出,形成微液滴;气体随后经放气管排出,恢复储液腔内气压平衡.研究发现,缩小储液腔体体积和缩小电磁阀开启电压脉冲宽度,可以大幅度提高该系统最高稳定液滴产生频率.基于优化后的微液滴产生系统,研究了不同液滴产生频率下液滴速度.液滴初速度具有随液滴产生频率增加而加快的趋势,但是伴有较大的非单调涨落.随着电磁阀开启电压脉冲宽度的缩短,液滴直径有较大幅度的缩小,可有效提高该系统用于样品施加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84.
为了解决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上、下组块结构间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在JZ20-2北高点井口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过渡件连接、隔板加劲肋连接和法兰连接3种节点型式.为考察和比较这3种连接节点的轴压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1:4的缩尺模型试件并进行了静力试验.同时,利用有限元ABAQUS对节点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有限元和试验的结果表明:过渡件节点、隔板加劲肋节点和法兰节点均能满足海洋平台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其中,法兰节点承载力最高,隔板加劲肋节点延性最好.除法兰节点外,过渡件节点和隔板加劲肋节点破坏严重.试件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过渡件、钢管、隔板和加劲肋的屈曲,而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外观完好,承载力仍有盈余.
相似文献85.
Traditional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echnology uses fixed distances between coils for research, to prevent fluctuations in the receiving voltage, and lead to reduc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oposes a closed-loop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a wearable four-coil structure to stabilize the receiving voltage fluctuation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coil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provide stable receiving voltage, no matter how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ransmitting coil and the receiving coil is changed. When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20 mm, the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can reach 18.5% under the open-loop state, and the stimulu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timulation period and pulse width can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personal computer terminal. 相似文献
86.
87.
运用水射流理论与土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射流土层扩孔方程.基于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射流参数与扩孔效果的关系,并验证了水射流土层扩孔方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增大射流流量比增大其压力对扩孔效果的提高更有效,实验参数βs主要与扩孔时钻杆的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88.
为准确研究纳秒脉冲(nanosecond pulses electric field,ns PEF)作用下细胞跨膜电位的分布规律,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Multiphysics建立球形细胞五层介电模型,同时引入色散(dispersion,DP)和电穿孔(electroporation,EP)效应来研究纳秒脉冲下的细胞生物电效应。结果表明,在电穿孔的基础上引入色散效应,使得细胞膜上点A1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potential,TMP)达到峰值的速度明显加快,核膜上点B1的跨膜电位在0~100ns区间明显增大;微孔密度、跨膜电位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点A1首先在2ns左右发生电穿孔,随后点A2—A5依次发生电穿孔,最终细胞膜上至少2/3区域发生电穿孔。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只有同时引入色散和电穿孔效应才能正确预测纳秒脉冲的生物电效应。 相似文献
89.
以栉孔扇贝柱为实验对象对其干燥前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组合,对经过优化工艺预处理后的样品在干燥过程中外形、营养成分、流变学特性参数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栉孔扇贝柱干燥前预处理工艺参数组合为:扇贝柱在瓜儿豆胶和黄原胶的复配液中浸渍时间为1 h,复煮时间为1 min。在干燥过程中,工艺优化组扇贝柱样品水分含量变化缓和,扇贝柱干品柱形完好,表面裂纹细且少,不出现凹陷和散柱现象,外形评分较高。与传统预处理工艺相比,优化后的工艺预处理扇贝柱基本成分含量较高,营养成分损失少;流变学特性参数中硬度变化小而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均显示出增长趋势,反映其具有弹性大、硬度小、黏结性好的特点,也说明改良的预处理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以粗甘油为碳源通过田口设计对解脂耶罗维亚酵母产油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对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initab 17设计田口式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因素水平的均值和信噪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C/N和MgSO4·7H2O的浓度对油脂产量有极显著影响,CaCl2的浓度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基组成为C/N为100∶1(粗甘油50 g/L,硫酸铵1.08 g/L),MgSO4·7H2O 3 g/L,CaCl2 0.2 g/L,KH2PO4 4 g/L。使用最佳培养基配方在28℃180 r/min条件下培养4 d,油脂产量达到1.859 g/L,与田口设计的预测结果 1.782 g/L接近,相对于未优化时油脂产量提高了48.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