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73篇
  免费   12193篇
  国内免费   8181篇
电工技术   952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0715篇
化学工业   14599篇
金属工艺   7587篇
机械仪表   7766篇
建筑科学   8403篇
矿业工程   4039篇
能源动力   3127篇
轻工业   12156篇
水利工程   3188篇
石油天然气   4489篇
武器工业   1591篇
无线电   117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902篇
冶金工业   4076篇
原子能技术   1502篇
自动化技术   16017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733篇
  2022年   4065篇
  2021年   5186篇
  2020年   3917篇
  2019年   2850篇
  2018年   3193篇
  2017年   3454篇
  2016年   3167篇
  2015年   5095篇
  2014年   6269篇
  2013年   7358篇
  2012年   9087篇
  2011年   9683篇
  2010年   8881篇
  2009年   8418篇
  2008年   8633篇
  2007年   8112篇
  2006年   6951篇
  2005年   5650篇
  2004年   4091篇
  2003年   3093篇
  2002年   2930篇
  2001年   2570篇
  2000年   1870篇
  1999年   1072篇
  1998年   534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7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3篇
  1959年   19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Novel TiC-based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ve hot-pressing at 1800 °C for 1 h with ZrB2 addition as a sintering ai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s of ZrB2 content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report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and solid solution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ZrB2 and TiC, the product ZrC may be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dissolved into the TiC matrix, and then phase separation within the miscibility gap is observed to form lamellar nanostructured ZrC-rich (Zr, Ti)C. The TiC-10 mol.% ZrB2 (starting batch composition) exhibits good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ardness 27.7 ± 1.3 GPa, flexural strength 659 ± 48 MPa,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6.5 ± 0.6 MPa m1/2, respectively, which reach or exceed most TiC-based composites using ceramics as sintering aids in the previous reports.  相似文献   
12.
张向举  韩广欣  姚超 《河南化工》2021,38(10):23-25
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中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极片加热干燥时不能完全除去.残留的NMP吸附在石墨表面,使得SEI膜与石墨结合不牢固.研究了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SEI膜逐渐脱落,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但对电池的容量、内阻、倍率、存储等初期性能不影响.  相似文献   
13.
Porous g-C3N4 nanosheets (PCN) were prepared by the nickel-assisted one-step thermal polymerization method.Hydrogen (H2) which wa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nickel (Ni) foam and ammonia (NH3) define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CN.During the formation of PCN,the participation of H2 not only enhanced the spacing between layers but also boost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at more active sites were exposed.Additionally,H2 promoted pores formation in the nanosheets,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er of photons through lamellar structure and improved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visible light.Remarkably,the obtained PCN possessed better Cr(Ⅵ)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efficiency than pure g-C3N4.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 of PCN (0.013 min-1) was approximately twice that of bare g-C3N4 (0.007 min-1).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original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Cr(Ⅵ)-containing solution 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Cr(Ⅵ) were explored.A possibl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of radical scavengers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相似文献   
14.
韩海坤  孙钢柱 《建筑经济》2020,41(1):104-109
构建工程咨询机构BIM技术应用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改进的熵权TOPSIS评价模型,以4个典型的工程咨询单位为例,进行BIM技术运用能力评价。研究表明,BIM行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区域间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断关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研发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超高膨胀封隔器,该封隔器的支承环系统由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设计大幅减少了支承系统的构件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膨胀能力和额定压力。密封元件系统与增材制造支承环安装在一起,提供了极端膨胀比、零挤压间隙和对不规则孔的良好适应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径膨胀比高达111%,与常规封隔器相比,提高50%以上; 至少涵盖5种线重的套管(外径相同); 在148.89 ℃的温度下,密封元件能够保持压力68.95 MPa。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支承环概念、增材制造材料力学性能、密封元件系统优化和测试情况,以期给我国的完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韩永奇 《上海染料》2020,48(2):8-13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染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既有负面消极,也有积极影响。疫情将促进染料行业绿色发展,推动染料行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走向高质量发展,指出只要坚持绿色、创新和智能化,就能战胜疫情,推动中国染料行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定As、Sb、Ag、Au、Cu、Pb、Zn、Co和Mo等9种元素可作为指示元素,其中As和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g、Au、Cu、Pb和Zn为近矿晕指示元素,Co和Mo为尾晕指示元素。分带指数和浓集指数2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元素在分带序列上的位置总体趋势一致。用分带指数法确定的主矿体自上而下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Co-Mo-Cu-Au-Sb-Zn-Pb-Ag-As,出现"反分带"现象。结合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矿体剥蚀程度研究和理想模型,预测M1-I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同类型矿化地质体深部的趋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林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必经之路。虽然我国智慧林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智慧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