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4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34篇 |
化学工业 | 82篇 |
金属工艺 | 33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31篇 |
矿业工程 | 16篇 |
能源动力 | 18篇 |
轻工业 | 49篇 |
水利工程 | 24篇 |
石油天然气 | 30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5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 |
冶金工业 | 60篇 |
原子能技术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81-85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广泛,本文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加以推广。详细地阐述了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并加以分类,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明微分中值定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3.
1事故经过 1)1998年12月因操作不当,原料气压缩机(102-J)机组发生喘振,再次开车时,随着压缩机转速上升,段间压力逐渐上升,但高压出口压力为零,并伴有嗡嗡响声.经初步分析,认为高压缸隔板损坏,拆开高压缸,发现末级隔板发生变形,将出口堵死(见图1).当时,由于没有备件,仅进行机械修复,沿环向将变形的末级隔板进行切削(见图2),回装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压水堆因“直接安注”冷水注入压力容器下降环腔而导致的承压热冲击(PTS)热工水力问题,基于1:10比例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5.4进行了紊流流动换热的数值模拟分析,同时进行了常压瞬态传热实验研究。针对下降环腔折算流速0.5 m/s,安注流速10m/s的典型工况,研究了安注水开启后下降环腔内的瞬态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考察了压力容器安注接管出口区环形焊缝区及堆芯段筒体中子强辐照区所承受的热冲击状况,基于稳态流动研究了下降环腔内流体混合特性及流动机理,为热冲击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塔里木河干流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及适宜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2)199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总面积几乎无差异,面积变化主要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表现为:天然草地、林地等向人工绿洲中的耕地、建筑用地转化;同时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3)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9,2∶8,3∶7。 相似文献
108.
装配式建筑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但其现场装配、构件生产、运输物流等多维作业空间的异地域与非同步特点,常导致建造资源调度性质各异、相互牵制,并成为其推广应用的重要瓶颈问题。该文以装配式建筑工程为对象,深入分析其建造方式的特性,研究其建造过程中分布于各作业空间的建造资源协同机理|在多空间信息共享前提下,以人工、设备等建造资源协调配置为核心,提出基于时间轴多维作业调度空间降维处理技术、信息共享下多维作业空间资源调度协同技术、现场装配作业空间最优资源线确定技术|建立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资源调度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调度方法能有效确定各作业空间的排产进度计划并提供额外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109.
110.
Direct-contact vaporization heat transfer i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ith the area of liquid-liquid direct-contact interface. The interface areas of liquid-liquid heat transfer are determined by stroboscopic images.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decreases. The water temperatur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effects on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 of operating variables including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n-pentane flow rate, and test position with packing and without packing are compar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