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95篇 |
免费 | 3278篇 |
国内免费 | 17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57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2568篇 |
化学工业 | 7409篇 |
金属工艺 | 2475篇 |
机械仪表 | 2584篇 |
建筑科学 | 3291篇 |
矿业工程 | 1044篇 |
能源动力 | 1046篇 |
轻工业 | 3066篇 |
水利工程 | 631篇 |
石油天然气 | 3100篇 |
武器工业 | 237篇 |
无线电 | 498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361篇 |
冶金工业 | 2270篇 |
原子能技术 | 467篇 |
自动化技术 | 55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8篇 |
2023年 | 754篇 |
2022年 | 1181篇 |
2021年 | 1736篇 |
2020年 | 1277篇 |
2019年 | 1043篇 |
2018年 | 1179篇 |
2017年 | 1367篇 |
2016年 | 1249篇 |
2015年 | 1625篇 |
2014年 | 2054篇 |
2013年 | 2559篇 |
2012年 | 2517篇 |
2011年 | 2900篇 |
2010年 | 2603篇 |
2009年 | 2389篇 |
2008年 | 2337篇 |
2007年 | 2271篇 |
2006年 | 2333篇 |
2005年 | 1961篇 |
2004年 | 1378篇 |
2003年 | 1164篇 |
2002年 | 1119篇 |
2001年 | 970篇 |
2000年 | 982篇 |
1999年 | 1198篇 |
1998年 | 1003篇 |
1997年 | 882篇 |
1996年 | 859篇 |
1995年 | 654篇 |
1994年 | 562篇 |
1993年 | 393篇 |
1992年 | 349篇 |
1991年 | 265篇 |
1990年 | 199篇 |
1989年 | 172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104篇 |
1986年 | 79篇 |
1985年 | 58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7篇 |
1973年 | 5篇 |
197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世界核电设备与结构将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微动损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核电设备至仍面临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经过对核电和结构部件多例事故的分析可知,核电设备中微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核能工程中的相当一部分结构损伤事故与和微动损伤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反应力集中,腐蚀部位,微动又是许多核电设备提前损伤失效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2.
较全面地阐述了化学二氧化锰生产工艺中的浸出除杂、提高视比重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总结了某些可用的经验,对发展化学二氧化锰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介绍6例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期间受到放射性铯内污染的我国驻外人员,在本实验室接受活体测量和服用普鲁士蓝促排的观察结果。6例内污染者分两组分别于受污染后的第114天和第272天开始用药,在大约一个月期间,每人共服药54g(给药方式:每次服1g,每日3次,6天为一个疗程,间隔6天,共用药3个疗程)。观测结果表明,在促排期间,6例内污染者体内铯的生物半排期均明显缩短,~(131)Cs 的生物半排期由对照期(用药前)的54—123d 缩短到28—65d,~(134)Cs 由对照期的42—117d 缩短到23—69d;6例体内放射性铯的累积活度相对于同期未用药条件下的累积活度减少2—21%。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在软件开发及应用中,由于具有可复现性,模糊测试能够帮助发现漏洞和有针对性地对漏洞成因进行分析。为了解决模糊测试过程的效率及测试力度等问题,提出了软件漏洞模糊测试的关键分支探索及热点更新算法。该方法通过捕获、分析和利用受检程序在处理测试用例时的执行位置的关键信息,以指导模糊测试过程的探索方向和测试用例的生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较于传统随机发散的模糊测试方法在漏洞发现能力上有较大提升,在Otfcc、Swftools等14个开源程序中发现了100余个未被公布的漏洞,为模糊测试用于软件漏洞检测提供了新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17.
118.
通过对炮塔热处理加热过程的分析研究,取局部最大壁厚处作为二维非稳定态传热问题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了工件加热过程显式有限差分仿真模型。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119.
石墨镶嵌Co纳米晶的形成及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直流碳弧法在阳极石墨棒中加入金属Co产生石墨镶嵌Co纳米晶,研究在复合石墨棒中加入不同的Co含量对石墨镶嵌Co纳米晶的形貌、结构特性及晶粒尺寸分布的影响,探讨石墨镶嵌Co纳米晶的形成原因及碳弧法中氦气压力和Co含量对掺Co阳极石墨棒所产生的碳灰的C60/70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阳极棒中的Co含量决定了石墨镶嵌Co纳米晶的数量和晶凿直径分布,碳弧法中的He气压力仍是影响掺Co阳极棒所产生的碳 相似文献
120.
Huaying Ren Huan Wang Li Lin Miao Tang Shuli Zhao Bing Deng Manish Kumar Priydarshi Jincan Zhang Hailin Peng Zhongfan Liu 《Nano Research》2017,10(4):1189-1199
In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rowth of large-area graphene polycrystalline thin films,the coalescence of randomly oriented graphene domains results in a high density of uncertain grain boundaries (GBs).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GB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misorientation angles between the graphene domains,which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raphene films and impede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Graphene bicrystals with a specific type of GB can be synthesized via the controllable growth of graphene domains with a predefined lattice orientation.Although the bicrystal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traditional bulk materials,no successful synthesis strategy has been presented for growing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bicrystals.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a simple approach for growing well-aligned large-domain graphene bicrystals with a confined tilt angle of 30° on a facilely recrystallized single-crystal Cu (100) substrate.Control of the density of the GBs with a misorientation angle of 30° was realized via the controllable rapid growth of subcentimeter graphene domain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cooperative catalytic surface-passivation treatment.The large-area production of graphene bicrystals consisting of the sole specific GBs with a tunable density provides a new material platform for fundament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