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88篇 |
免费 | 1522篇 |
国内免费 | 68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90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250篇 |
化学工业 | 3749篇 |
金属工艺 | 998篇 |
机械仪表 | 1264篇 |
建筑科学 | 1603篇 |
矿业工程 | 432篇 |
能源动力 | 554篇 |
轻工业 | 1471篇 |
水利工程 | 337篇 |
石油天然气 | 1066篇 |
武器工业 | 169篇 |
无线电 | 219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76篇 |
冶金工业 | 1158篇 |
原子能技术 | 252篇 |
自动化技术 | 25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82篇 |
2022年 | 455篇 |
2021年 | 594篇 |
2020年 | 495篇 |
2019年 | 447篇 |
2018年 | 470篇 |
2017年 | 599篇 |
2016年 | 535篇 |
2015年 | 704篇 |
2014年 | 843篇 |
2013年 | 1105篇 |
2012年 | 1178篇 |
2011年 | 1257篇 |
2010年 | 1064篇 |
2009年 | 1032篇 |
2008年 | 1100篇 |
2007年 | 1058篇 |
2006年 | 1141篇 |
2005年 | 1102篇 |
2004年 | 700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608篇 |
2001年 | 525篇 |
2000年 | 672篇 |
1999年 | 725篇 |
1998年 | 630篇 |
1997年 | 561篇 |
1996年 | 495篇 |
1995年 | 459篇 |
1994年 | 335篇 |
1993年 | 249篇 |
1992年 | 208篇 |
1991年 | 171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换热式等温逆流尿素合成塔,系将甲铵生成的高温热提供作甲铵脱水反应成尿素必要的热量,用于老厂节能增产改造时,只增加一个换热式合成塔,生产能力可提高(50 ̄100)%,且公用工程消耗降低50%,在发展天然气制氨高压变换气联尿生产尿素的同时,可代替合成氨的脱除CO2装置,使整个氨和尿素组合合理,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2.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ZnS/MgF2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玻璃面交替镀覆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膜,从冷光灯大量生产的需要出发,对离子源的结构以及镀膜系统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纯钛表面制备得到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后,再利用热驱动掺银技术,成功制备得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具有抗菌性能的银掺杂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研究表明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热驱动掺银的机理为硝酸银在受限反应空间中的低温分解及其与氧化钛低温相变的协同。将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浸泡饱和硝酸银后,在300℃条件下热处理,不仅能实现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由无定型转变为金红石型的低温相变,还能同时实现硝酸银的低温分解。 相似文献
994.
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孔径大小及其均匀性可通过扩孔进行改善。本文以3wt%磷酸作为刻蚀液,在实现PAA孔径扩大的同时,我们详细研究了三维状况下孔径形态的实时演变过程,发现PAA孔加宽在表面和截面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在表面扩孔研究中,磷酸逐层蚀刻PAA内壁多层结构,随着扩孔时间的增加,扩孔速率不同。在截面研究中,当扩孔时间达到某一定值,由于扩孔速率不同,PAA顶部的扩孔过程较底部的扩孔过程相对较早完成,随后顶部扩孔速率逐渐降低,底部扩孔速率逐渐增加,当扩孔完成时,形成均一性良好的理想圆形小孔。同时,我们研究发现,过度增大扩孔时间,PAA基元结构将被破坏,并由于高纵横比形成纳米线,随后被刻蚀溶液腐蚀。这是首次通过实验对PAA扩孔机理在截面方向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本文详细阐明三维PAA的实时扩孔机制,结合多层结构对机理进一步解释,对PAA薄膜的可控制备和扩孔机理的精准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了改善轧制环件的应变分布、提高环件组织性能,提出环件双驱动轧制成形工艺方法。以5A02铝合金环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环件双驱动轧制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的芯辊转速对环件轧制力能参数、等效应变分布以及成形精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驱动轧制成形相比常规环件轧制工艺,环件沿径向等效应变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50%,且轧制过程中环件的形状精度保持性好,有利于改善环件的组织分布均匀性,提高轧制环件的综合力学性能。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制定较优的环件双驱动轧制工艺方案,并进行环件轧制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双驱动轧制环件内部枝晶相均匀分布且细小,弥散质点分布均匀,验证了该工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不同过渡区参数的TRB(Tailor-Rolled Blank)管液压胀形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离散不规则过渡区的新方法,研究了TRB管过渡曲线、过渡区长度和厚度差对胀形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TRB管液压胀形,进行了正交设计,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各参数对胀形性能影响的区域不同,但都对最大成形高度影响显著,极差最大达6.47 mm,最小为2.88 mm;凹弧型过渡曲线的成形性能最差,最大的成形高度差为2.88 mm;增大过渡区长度有利于胀形,随厚度差增加,成形性能快速下降,其中厚侧成形高度差值达8.22 mm。单组预测值在误差范围内,预测模型能用于预测其他过渡区参数组合的TRB管胀形。 相似文献
998.
根据β稳定化系数kβ和d-电子理论设计了低弹性模量、中高强度、良好塑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牙科种植用近β型Ti30Nb5Ta6Zr合金,研究了合金在β相区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β相区固溶水淬后组织为亚稳β相。低温时效时析出ω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逐渐析出α相。合金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延伸率先降低后升高。合金在800℃固溶+500℃时效后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可以满足牙科植入要求。 相似文献
999.
以非晶锆基金属玻璃薄带制备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并利用透射电镜找到在弯曲样品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带.高分辨透射电镜技术揭示在剪切带中存在着纳米级的空洞类和高密度区域缺陷.这些缺陷被认为是在机械负载和外应力移除过程中应力激发的自由体积演化而成的,其演化过程可以通过和在相同的金属玻璃样品上的热退火过程作类比来定性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00.
The morphology changes of both Fe-contain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 primary Si phase of Al-20Si-2Fe- 2Cu-0.4Mg-1.0Ni-0.5Mn (mass fraction, %) alloy produced by semi-solid rheo-diecasting were studied. The semi-solid slurry of high silicon aluminum alloy was prepared by direct ultrasonic vibration (DUV) which was imposed on the alloy near the liquidus temperature for about 2 min. Then, standard test samples of 6.4 mm in diameter were formed by semi-solid rheo-dieca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V treatment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needle-like β-Al5(Fe, Mn)Si phase, and the Fe-contain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exist in the form of fine Al4(Fe, Mn)Si2 particles. Additionally, the primary Si grows up as fine and round particles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a(Al) matrix of this alloy under DUV treatment. The tensile strengths of the samples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and 573 K are 230 MPa and 145 MPa,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between 25 °C and 300 °C is 16.052 8×10?6 °C?1, and the wear rate is 1.55%. The hardness of this alloy with 2% Fe reaches HB146.3. It is discovered that modified morphology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Fe-contain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 primary Si phas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reducing the CTE and increasing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is allo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