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13篇
  免费   7947篇
  国内免费   2439篇
电工技术   6211篇
技术理论   20篇
综合类   6645篇
化学工业   19498篇
金属工艺   6159篇
机械仪表   7036篇
建筑科学   8681篇
矿业工程   3128篇
能源动力   3387篇
轻工业   7010篇
水利工程   1750篇
石油天然气   6312篇
武器工业   691篇
无线电   149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32篇
冶金工业   5953篇
原子能技术   1418篇
自动化技术   15296篇
  2025年   214篇
  2024年   2593篇
  2023年   2316篇
  2022年   3028篇
  2021年   4260篇
  2020年   3648篇
  2019年   3172篇
  2018年   3151篇
  2017年   3502篇
  2016年   3205篇
  2015年   3991篇
  2014年   4987篇
  2013年   6288篇
  2012年   6555篇
  2011年   7180篇
  2010年   6244篇
  2009年   6165篇
  2008年   6159篇
  2007年   5759篇
  2006年   6031篇
  2005年   5405篇
  2004年   3687篇
  2003年   3199篇
  2002年   2849篇
  2001年   2748篇
  2000年   2870篇
  1999年   3388篇
  1998年   2919篇
  1997年   2553篇
  1996年   2292篇
  1995年   1921篇
  1994年   1554篇
  1993年   1218篇
  1992年   974篇
  1991年   738篇
  1990年   607篇
  1989年   505篇
  1988年   392篇
  1987年   296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187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o develop an objective, effective, flexible and cost‐saving method to assess Pu‐erh tea quality, Pu‐erh tea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 levels and various ages were analysed using sensory evaluation and various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including chemical analysis and electronic tongue (ET). Results showed that taste profile analysis as a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 can meticulously describe and distinguish different Pu‐erh tea samples. Chem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can cluster Pu‐erh ripened and raw tea both in compressed and scattered forms. However, no obvious variation tendency was observed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arameters of Pu‐erh tea of different grade levels or various ages. ET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is effective in classifying Pu‐erh tea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 levels and various ages. ET followed by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performs well in identifying Pu‐erh tea samples of various ages by establishing a discriminant model.  相似文献   
952.
良好的热稳定性、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及高耐蚀性等性能 ,使得由不锈钢微细丝加工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不锈钢微细丝的大盘重、高的表面质量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要求 ,决定了不锈钢微细丝生产不同于常规的金属制品生产 ,断丝成为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因此微细丝生产的装备应配套。根据不锈钢微细丝生产的主要成本要素 ,分析不同规模的不锈钢微细丝生产成本及利润率。不锈钢微细丝生产应利用直径阶梯 ,综合利用模具 ,扩大生产规模 ,发挥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953.
影响管桩用预应力钢棒力学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宝振  孙浩然 《金属制品》2004,30(3):27-29,45
适当增加Mn ,Si含量 ,降低C含量可改善 30MnSi钢棒综合性能。 30MnSi轧制时采取延迟冷却 ,冷却速度控制在 1~ 3℃ /s较好 ,吐丝和轧制温度的适当降低有利于得到强度较低、塑性较好的等轴铁素体晶粒 ;回火温度升高 ,钢棒强度明显下降 ,延伸率变化不大。以 6 0m/min速度生产 9mm钢棒 ,淬火温度 930℃、回火温度 4 6 0℃ ,钢棒组织、性能较好 ;结疤会降低钢棒强度 ,但不会引起滞后断裂 ,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可减少或消除滞后断裂。  相似文献   
954.
海洋细菌Bacillus sp.H-TP2岩藻多糖酶的生产和酶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海洋细菌Bacillussp H TP2液态发酵生产岩藻多糖酶的条件 ,并对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起始pH、温度、盐浓度和添加物等对产酶的影响。培养基组成为 :岩藻多糖 3g/L、尿素 5g/L、NH4 NO32g/L、CaCl2 ·2H2 O 0 0 5g/L、MgSO4 ·7H2 O 2g/L、Na2 HPO40 5g/L、葡萄糖 0 4g/L、蛋白胨 4g/L。菌种在 2 0℃ ,起始pH 7 0 ,1 2 5倍海水盐度下 ,培养 2 4h ,酶活力可以达到 1 2 9IU/mL。另外 ,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 0℃ ,最适反应pH为 6 5。  相似文献   
955.
建立了可对 4个各自独立的 2L玻璃发酵罐同时通气培养和尾气检测的固态发酵系统(SSF) ,以 1 0 0g麸皮和 1 0 0g木屑及 1 5 0mLMandels营养盐溶液为培养基进行木霉T6培养 ,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找出了最佳产木聚糖酶的环境条件 ,即温度为 3 0℃ ,pH6.0 ,接种量 2 5mL/罐 ( 2× 1 0 8~ 4×1 0 8个孢子 /mL) ,通过对木聚糖酶活力和尾气中CO2 变化的连续测定显示 ,菌体CO2 的释放与木聚糖酶合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木聚糖酶的合成与尾气中CO2 含量之间存在着滞后关系 ,尾气CO2浓度在发酵 2 6h达到最高值 ,木聚糖酶活力在 3 9h才达峰值。通过对SSF尾气中CO2 的在线测定 ,能够初步了解SSF中菌丝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之间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956.
双菌固态发酵处理餐厨垃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对城市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制造富含菌体蛋白的饲料。研究中采用多种酵母菌和霉菌混合发酵,筛选出了(白地霉F-1,米曲霉F—6)为优势菌种组合,并考察了发酵条件,最优化结果为:对发酵培养基高温灭菌20 min,加入(NH_4)_2SO_4 1%,KH_2PO_4 4%,NaCl3%,初始pH 5.5,含水率60%左右;种子液15%,接种比例为1:1,发酵5d。最终得到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3.87%,比原料增加了6.85%。  相似文献   
957.
采用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 质谱法 (HS GC/MS)对酒花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74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用归一法对所测酒花油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占酒花油的 5 0 %~ 80 %左右 ,含氧化合物占 1 0 %~ 2 5 %左右 ,含硫化合物占 2 %以下。以酒花挥发性成分为基础对酒花进行聚类分析 ,既能寻找酒花的替代品也能够进行酒花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958.
水相酶解法菜籽蛋白提取液超滤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所得菜籽蛋白液进行超滤处理,研究超滤条件对超滤膜透过速率的影响,得出操作压力、温度、料液的pH、料液蛋白质浓度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操作压力O.20-O.30MPa,温度50℃,料液pH9-10时效果较好。采用超滤工艺,所得菜籽蛋白不含毒素、纯度及回收率在90%以上,功能特性优于酸沉法。  相似文献   
959.
花椒的活性成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述了花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以及花椒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 ;并且简单讨论了花椒的加工产品及其在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0.
超临界流体萃取鸦胆子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彬  周武 《食品科技》2004,(11):25-27
通过实验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鸦胆子油,测定萃取温度、压力对鸦胆子油得率的影响,并与用其它萃取剂萃取操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产物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