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4篇 |
免费 | 309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3篇 |
综合类 | 300篇 |
化学工业 | 599篇 |
金属工艺 | 277篇 |
机械仪表 | 219篇 |
建筑科学 | 290篇 |
矿业工程 | 108篇 |
能源动力 | 58篇 |
轻工业 | 365篇 |
水利工程 | 67篇 |
石油天然气 | 147篇 |
武器工业 | 36篇 |
无线电 | 34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76篇 |
冶金工业 | 235篇 |
原子能技术 | 92篇 |
自动化技术 | 5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283篇 |
2010年 | 261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198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展开了乙醇浸泡对鲜切荸荠品质变化的研究,通过分析在贮藏期内鲜切荸荠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呼吸速率、硬度、外观色度、气味、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数等变化,确定乙醇浓度对鲜切荸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乙醇浓度对鲜切荸荠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荸荠硬度变化不显著,但对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气味和外观色度影响显著。在贮藏1 d,当浸泡用乙醇浓度由15%增加到75%时,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由74μg/(kg·h)增加到134μg/(kg·h);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乙醇处理组鲜切荸荠的呼吸速率呈现下降趋势。色度分析知,贮藏0~4d浸泡时乙醇浓度对荸荠色泽影响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当浸泡乙醇浓度≥35%时,乙醇处理组的鲜切荸荠不产生黄化现象。电子鼻分析浸泡用乙醇浓度越高,在贮藏过程中生成的甲基类和醇、醛、酮类等物质越多,其中75%乙醇处理组荸荠对代表甲基类和醇、醛、酮类等物质的传感器R(6)和R(8)响应值分别由111.13和37.10上升至270.65和121.70。此外,乙醇可减少鲜切荸荠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当浸泡时乙醇浓度由15%增加到35%时,贮藏至13 d荸荠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降低到可计数范围内;当浸泡时乙醇浓度大于55%时,在贮藏期内没有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在贮藏温度4℃、贮藏时间为13 d的条件下,用浓度35%~55%乙醇对鲜切荸荠进行浸泡处理,可显著延长鲜切荸荠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2.
以霍山石斛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总酚、总黄酮、总酸)及体外抗氧化性能(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通过Spearman分析确定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变化与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以WRL-68人正常肝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探究发酵前、后样品处理细胞相关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后霍山石斛酵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35.5%(P<0.05)和49.1%(P<0.05),ABTS·和·OH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31.1%(P<0.05)和26.3%(P<0.05)。前者与总酚(P<0.05)、总酸(P<0.05)含量呈正相关,后者与总酸(P<0.05)、总黄酮(P<0.05)含量呈正相关。使用双氧水构建WRL-68人正常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酵素组干预后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显著降低,且相关抗氧化酶系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上升。结论:霍山石斛酵素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抗氧化能力的提升与发酵过程中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发酵后比发酵前具有更强的WRL-68细胞氧化应激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3.
104.
随着健康中国计划的推进,酱油的减盐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盐分对不同发酵阶段的群落结构影响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难以支撑减盐酱油产品的普及。该研究基于Illumina HiSeq高通量基因序列分析及理化指标监测,研究不同盐分条件下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盐组(120 g/L)pH值最低,发酵后快速积累总酸、氨基酸态氮和还原糖;在细菌菌群结构方面,随着盐浓度降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均在低盐酱醪中持续增长;在真菌群落构成方面,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米勒氏酵母属(Millerozyma)含量在低盐组酱醪中明显较高。低盐(120 g/L)酱醪发酵中乳酸菌含量及总酸明显比中盐(150 g/L)及高盐(170 g/L)组较高,并在发酵初期快速形成了更加适合酵母菌目生长的酸性环境,促进酵母菌目在发酵中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菌群。该研究结果为减盐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发酱油低盐发酵微生物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提高苦荞醋黄酮含量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发酵苦荞醋过程中黄酮损失大,发酵液由于多糖含量高导致黏稠度大而影响生产。该实验以经过多糖、黄酮提取的苦荞粉为原料酿制苦荞醋,再将所提取的黄酮添加到苦荞醋中,在同样条件下以未提取多糖、黄酮的苦荞粉酿造苦荞醋为对照,探究苦荞破碎度、糊化与否、糖化时添加不同蛋白酶等条件对苦荞粉酿醋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破碎度>40目、糖化后添加中性蛋白酶、不糊化等条件下,将提取的黄酮加入处理过的苦荞粉所酿制的苦荞醋中可有效提高黄酮含量,酿制的苦荞醋黄酮含量(5.20 mg/mL),比对照(3.02 mg/mL)提高了72.19%。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反向流动注射分析法(rFIA),采用气体扩散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在同一波长下(560nm)同时比色测定葡萄酒中的总铁和游离二氧化硫的方法,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利用铁试剂测总铁线性范围0~4.0ppm,R.S.D.=±0.6%,检出限0.005ppm;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测游离二氧化硫,在0~50ppm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1.0%,检出限0.27ppm。对样品同时测定该两种组分时,分析速度可达37样/h。方法适用于各种葡萄酒中的总铁和游离二氧化硫的同时测定,而且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8.
维吾尔语广播新闻连续语音敏感词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语音信号来源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新闻的敏感词语音语料库的建设。然后用该语料库进行基于HMM的模型训练。模型训练中详细介绍识别基元端点检测、特征提取、矢量量化、码本构建、HMM模型训练过程和结果。最后用该语料库和HMM训练模型对维吾尔语广播新闻连续语音信号进行敏感词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