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11篇 |
免费 | 1377篇 |
国内免费 | 69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39篇 |
综合类 | 997篇 |
化学工业 | 1601篇 |
金属工艺 | 672篇 |
机械仪表 | 821篇 |
建筑科学 | 973篇 |
矿业工程 | 339篇 |
能源动力 | 374篇 |
轻工业 | 801篇 |
水利工程 | 271篇 |
石油天然气 | 460篇 |
武器工业 | 176篇 |
无线电 | 156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63篇 |
冶金工业 | 540篇 |
原子能技术 | 141篇 |
自动化技术 | 21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369篇 |
2021年 | 517篇 |
2020年 | 399篇 |
2019年 | 357篇 |
2018年 | 349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378篇 |
2015年 | 537篇 |
2014年 | 637篇 |
2013年 | 667篇 |
2012年 | 775篇 |
2011年 | 895篇 |
2010年 | 849篇 |
2009年 | 797篇 |
2008年 | 783篇 |
2007年 | 769篇 |
2006年 | 780篇 |
2005年 | 628篇 |
2004年 | 454篇 |
2003年 | 317篇 |
2002年 | 408篇 |
2001年 | 413篇 |
2000年 | 258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在应用提升框架构造一类双正交小波中,W.Sweldens等给出了预测算子和更新算子的一种求法。论文从时域角度出发,应用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完全重建条件和脉冲函数给出了预测算子和更新算子的另一种求解方法,进而得出了对偶小波函数、对偶尺度函数、主小波函数和主尺度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与W.Sweldens等的方法相比,该文的方法更为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构造的小波具有优良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超细WC-10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WC-Co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烧结体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钴的蒸发,合金的成分偏离了原粉末的成分,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及炉内气压的降低,钴的蒸发速率加大.因此,通过提高炉内气压,可以使合金的成分基本接近原粉末成分,降低了合金的成分偏离.结果表明:炉内气压升高到200 Pa,烧结压力为30 MPa时,在1250℃烧结WC-10.07Co粉末5 min,烧结体中钴的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10.02%,密度和硬度分别达到了14.62 g·cm-3和HRA 92.4. 相似文献
17.
热轧精轧机组下游机架既要实现板形控制,又要均匀化轧辊磨损以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同时,硅钢、集装箱用钢等专用钢边部减薄严重,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难将凸度控制到目标值.开发了非对称工作辊,辊身一端带特殊曲线,上下工作辊成反对称放置.改变轧辊的轴向位置,带钢凸度变化量可超过150μm.设计了针对该工作辊的特定窜辊策略,带钢边部板形可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轧辊磨损辊形,有利于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在鞍钢1700ASP生产线上的使用实绩表明,采用非对称工作辊后,硅钢凸度降低了29.8%,高强度钢的凸度可降至50μm以下,且凸度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18.
在添加阻燃增塑剂磷酸三苯酯(TPP)降低熔点的基础上,使材料在合适的温度熔融发泡制备了几种不同阻燃荆含量的阻燃聚乙烯泡沫塑料.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阻燃剂添加前后交联和未交联可发泡母粒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阻燃增塑剂TPP的添加使阻燃可发母粒和普通可发母粒在相同温度下具有基本相同的表观黏度.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阻燃剂的加入没有明显改变聚乙烯泡沫塑料的泡沫结构和形状;锥形量热仪的HRR、THR、TSR和质量损失等指标都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使聚乙烯泡沫塑料获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阻燃泡沫塑料燃烧后的残留物,发现残留中存在气泡结构的炭层.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电磁动态注射成型机塑化聚丙烯(PP)与纳米CaCO_3的共混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探讨了振动参数对注射机预塑过程中分散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加,纳米CaCO_3在PP熔体中分散得更均匀,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混合料的熔点向高温移动,混合质量得以改善,有利于完善结晶。因而表明,引入振动力场有效地促进了CaCO_3的分散,提高了注塑机的塑化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