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24篇
  免费   12332篇
  国内免费   7840篇
电工技术   938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9777篇
化学工业   16780篇
金属工艺   7555篇
机械仪表   8357篇
建筑科学   9706篇
矿业工程   3829篇
能源动力   3716篇
轻工业   8135篇
水利工程   3137篇
石油天然气   5527篇
武器工业   1446篇
无线电   145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90篇
冶金工业   4465篇
原子能技术   1886篇
自动化技术   18146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534篇
  2022年   3064篇
  2021年   4645篇
  2020年   3425篇
  2019年   2964篇
  2018年   3090篇
  2017年   3593篇
  2016年   3431篇
  2015年   4967篇
  2014年   6438篇
  2013年   7423篇
  2012年   8801篇
  2011年   9737篇
  2010年   9108篇
  2009年   8710篇
  2008年   8676篇
  2007年   8382篇
  2006年   7931篇
  2005年   6239篇
  2004年   4712篇
  2003年   3989篇
  2002年   4037篇
  2001年   3385篇
  2000年   2561篇
  1999年   1930篇
  1998年   1153篇
  1997年   949篇
  1996年   787篇
  1995年   641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392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59年   20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钢丸增强ZA27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溶加压铸造研制了钢丸增强ZA27复合材料(ZSC),复合工艺简便,ZSC组织致密,钢丸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在干摩擦和油润条件下,ZSC的耐磨性随钢丸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优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ZA27合金;干摩擦下ZSC具有自润滑能力和良好的耐磨减摩性能,油润下随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增大其耐磨性较ZA27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9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误差传递思想和灰色预测理论的质量控制的误差模型。在工艺设计中利用该模型合理制定工序公差可以提高工序的工艺能力,从而提高零件的成品合格率。在加工过程中利用误差模型预测6δ值变化并根据各工序的工艺能力的动态变化来适时地动态调整工序公差,以提高工艺过程成品合格率,从而为CIMS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93.
张朝晖  折媛  巨建涛  杨军 《铸造技术》2007,28(10):1309-1313
采用力学拉伸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对屈服平台长度不同的Nb微合金化建筑钢筋进行了金相组织定量分析,并对无屈服平台的试样进行了时效处理。结果表明:贝氏体含量影响着钢筋屈服平台的变化;随贝氏体含量的增大,钢筋屈服平台长度逐渐缩短直至消失;一定温度下,长时间的时效保温处理可使得钢筋的屈服平台得以恢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贝氏体的影响机理、生成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有限元的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拉伸矫直设备的缺点,提出并设计了新型的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机的关键零部件受力变形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设备关键零部件如拉伸头、移动横梁等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此种方法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提高了设备的精度和刚度。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拉伸矫直机运行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995.
利用高频磁场制备自生梯度复合材料的熔体温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通过在熔体凝固过程中的不同温度范围施加高频磁场制备自生梯度复合材料的工艺.对于Al/Mg2Si/Si自生梯度复合材料,近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Al Mg2Si二元共晶区(555~595C)是施加高频磁场的最佳温度范围,此时处于低粘性熔体中的增强颗粒容易被外加电磁阿基米德力分离.高频磁场施加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易使增强颗粒产生梯度分布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小截面送料双频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熔体的小截面送料双频电磁成形过程。结果表明:屏蔽罩能够调节成形感应圈内的磁场分布,使成形感应圈内的熔体处于合理状态;两感应圈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使预热感应圈的磁场不影响成形感应圈的磁场分布,利于成形稳定;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有一适合的抽拉速度和电源功率匹配;并获得了表面质量良好的耐热不锈钢样件。  相似文献   
997.
王荣  何树先  王俊  孙宝德 《铸造技术》2002,23(6):393-395
利用熔体温度处理工艺研究了A3 5 6铝合金低温熔体的不同获得方式对其凝固组织的影响 ,用直接炉内保温和机械搅拌 2种方式改变低温熔体的结构 ,以获得理想的凝固组织。实验结果表明 ,熔体温度处理过程中 ,对低温熔体机械搅拌可以明显改善混合后熔体的组织形貌 ,使组织形貌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 ;在搅拌基础上选取较低的低温熔体温度 ,能够得到很好的凝固组织。  相似文献   
998.
CO2焊短路过程动特性与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CO2短路过渡焊在制造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对系统动特性有较高要求。该文结合电路理论和焊接短路过程的特点对过程动特性及其与外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突破了以往在外特性控制和动特性控制之间的关系上互不清楚、互不相关、相互分离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在CO2焊短路过渡过程中,动特性和外特性密切相关,既不能用外特性来解释动态过程;也不能认为动特性与外特性无关,动特性会受到外特性的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明确的数学语言进行分析,提出了动特性的最大响应能力及可控性的思想,分析结果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一种用于数控车削几何仿真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开放式三维图形程序标准OpenGL函数库及CAD\CAM软件Pro/E,建立具有真实感的虚拟加工环境,通过对被加工零件离散化,将毛坯表面离散成三角形网格,实现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的实时仿真。  相似文献   
1000.
A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u(Ⅱ) at 4-methoxy-2,6-bis(3,5-dimethylpyrazoyl)-l,3,5-triazine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in 0.05 mol/L KHC8H4O4 solution (pH = 4.02). The oxidation peak of Cu(Ⅱ) was observed at 0.065 V(vs Ag/AgCl) by scanning the potential in positive direc-tion. The analysis procedure consisted of an open circuit accumulation step in stirred sample solution. It was followed by medium exchange to a clean solution and subsequently an anodic potential scan was affected to obtain the voltammetric peak. The current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u(Ⅱ) ion in a range of 1× 10-7-1×10-4 mol/L for 6 min accumulation; the most of metal ions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Cu(Ⅱ) determination in coal-ash sample, the results agreed with that of atomic ad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