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57篇
  免费   7949篇
  国内免费   4921篇
电工技术   670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489篇
化学工业   10448篇
金属工艺   5133篇
机械仪表   5403篇
建筑科学   5717篇
矿业工程   2383篇
能源动力   2439篇
轻工业   5368篇
水利工程   2046篇
石油天然气   3606篇
武器工业   1063篇
无线电   89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32篇
冶金工业   3476篇
原子能技术   974篇
自动化技术   11648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931篇
  2022年   2044篇
  2021年   2942篇
  2020年   2217篇
  2019年   1723篇
  2018年   1874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2235篇
  2015年   3163篇
  2014年   4055篇
  2013年   4709篇
  2012年   6031篇
  2011年   6327篇
  2010年   6008篇
  2009年   5762篇
  2008年   5696篇
  2007年   5336篇
  2006年   4873篇
  2005年   4019篇
  2004年   3107篇
  2003年   2838篇
  2002年   2978篇
  2001年   2576篇
  2000年   1599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586篇
  1997年   527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81.
陈勇  高尚  曹玉保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8):107-109
为了实现对矿井温、湿度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温、湿度检测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测试。硬件包括由分布在矿井中的测量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由基站节点和监控终端设备相连接形成的监控装置,软件采用MSP430进行编程,并实现了温湿度信号检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部署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2.
陈勇  徐钊  张雪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9):80-81,84
针对矿井实际需求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此系统包括通讯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云计算平台,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通讯基站与云计算平台相连接。它包括用于采集煤矿安全数据的无线传感器、执行器和用于传输煤矿安全数据的无线网关。该系统具备低成本、自组织、低功耗、信息交互方便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3.
陈成瑞  程港  何世彪  廖勇 《电讯技术》2021,61(9):1181-1190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凭借其高能量效率和高频谱效率的优势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系统增益的基础在于基站能够精确获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由于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天线数量巨大,基...  相似文献   
984.
为了研究ZnF2作为基质材料、稀土离子Yb3+和Er3+共掺摩尔分数不同时的发光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在820℃时制备稀土掺杂ZnF2样品,并对各个样品进行上转换发射光谱测试。将激发功率与上转换发射功率进行曲线拟合,确定Yb3+和Er3+光子吸收过程。结果表明,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内存在533nm,555nm和655nm 3个上转换发射峰,发射的红光强度大于绿光强度,吸收光子数目依次为1.73,1.75,1.88,确定3个发射峰均对应于双光子吸收。此研究说明稀土离子掺杂ZnF2材料将在上转换红色荧光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5.
赵鸿雁  范科峰  莫玮  王勇  徐克超  刘硕 《电视技术》2015,39(13):111-113
差分功耗分析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技术发展较成熟的非侵入攻击技术,设计了一个功耗分析仿真平台,该平台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和仿真速度快的特点.此外,还基于该平台实现了对DES密码电路的差分功耗分析,对数字电视机项盒安全性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6.
邵华枫  黎静  黄勇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146-148
针对心电监护系统在体积、功能、实时性等方面的不足,以S3C2440为中央处理器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实时性好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Vivi在心电监护系统中的移植。经测试,移植的Vivi在设计的心电监护系统硬件平台上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87.
FOG制造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CF技术和FOG工艺(ACF预贴、预邦定、主邦定和检测);详细阐述了FOG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压力控制、温度控制及高温状态下压头的平行度要求;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合理的气路设计提高邦定压力的精度和脉冲控温技术,利用有限元设计软件进行压头结构设计.FOG制造工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我们研发相关设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传感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传感技术"和"测控电路"的内容结合起来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设计,学生不仅完成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的理论设计,还完成传感器的装配、调试,以及电路板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两轮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改革后"传感技术"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89.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速调管的技术现状、发展动态和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速调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0.
High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high conductivity are two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materials used in microscale electronics and inverters. However, it is challenging to obtain high conductivity and high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since high conductivity requires a weakly bonded system to provide free electrons, while high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requires a strongly bonded system. In this paper, CuI@SWCNT networks by filling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with CuI is ingeniously prepared. CuI@SWCNT shows good stability due to the confinement protection of SWCNTs. Through the host-guest hybridization, CuI@SWCNT networks exhibit a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2.04 × 107 A cm−2 and a conductivity of 31.67 kS m−1. Their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conduc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SWCNT. The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show a drop of surface potential energy after SWCNT filled with CuI, indicating that the CuI guest molecules regu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Fermi level of SWCNTs, increasing carrier concentration, achieving high conductivity and high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This study offers ideas and solutions for the regul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arbon tube networks, which hold great promise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in carbon-based 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