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轻工业 | 23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分析了系统误差合成、导引头截获概率和误差分配的方法,据此对直升机载空空导弹系统进行误差分配,并对截获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据链是直升机载空空导弹实现载获概率指标的必要条件,导引头探测距离对直升机载空空导弹射后截获概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在我国14个省(市)抽取28个城市区和县内的27 485名3岁及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非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结合2015年开展的饮料添加糖含量专项调查中132份碳酸饮料糖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人群碳酸饮料中添加糖摄入量分布和饮料提供的能量,并与人群膳食摄入总能量相比计算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结果我国14个省(市)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0.5 g,供能比为0.11%,其中碳酸饮料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3.4 g,中位数为12.3 g,供能比为2.69%。不同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比较,男性(15.3 g)高于女性(10.1 g),城市(13.8 g)高于农村(10.7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比较,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3.02%)高于农村(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7岁年龄组人群的碳酸饮料供能比最高为3.41%。结论 13~17岁青少年为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高消费群体,应重点开展科普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焙烤食品消费量、来源于焙烤食品游离糖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采用非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方法,收集13 083名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的焙烤食物消费量。焙烤食品糖含量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的焙烤食品专项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焙烤食品的糖摄入量及供能比。结果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的焙烤食品消费率为24.11%,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别为25.69%和22.42%。随年龄增加,各年龄组焙烤食品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3~5岁组最高为39.09%,60岁以上组最低,为17.57%。一般人群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为10.25 g/d,女性(10.58 g/d)略高于男性(9.92 g/d);各年龄组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最高为13~17岁组(16.36 g/d),6~12岁组和3~5岁组次之,分别为15.22 g/d和13.25 g/d。一般人群通过焙烤食品游离糖的平均摄入量为1.54 g/d,平均供能比为0.37%(0.37%TE),女性(1.60 g/d,0.41%TE)高于男性(1.47 g/d,0.33%TE);各年龄组,13~17岁组游离糖摄入量最高,为2.21 g/d(0.52%TE),6~12岁组和3~5岁组摄入量次之,分别为2.14 g/d(0.59%TE)和1.94 g/d(0.65%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平均供能比为1.53%TE(1.43%TE~1.67%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的高消费者(P95)为3.86%。一般人群,通过面包和糕点摄入的游离糖平均值分别为0.68 g/d和0.73 g/d,远高于饼干(0.13 g/d)。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女性的焙烤食品消费率、游离糖摄入量、游离糖供能比均高于男性,通过焙烤食品摄入的游离糖水平较低。焙烤食品减糖时,建议重点关注3~5岁、6~12岁、13~17岁人群,重点关注面包和糕点这两类食品。 相似文献
5.
6.
钻井液致密承压封堵裂缝机理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难题,借鉴微观颗粒物质力学“强力链”基本原理,提出了评价防漏堵漏材料的颗粒强度、颗粒弹性、颗粒表面摩擦等主要精细化技术指标,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表征方法,揭示了基于微纳米尺度的钻井液致密承压封堵机理,给出了钻井液强化致密承压封堵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合理的颗粒类型、粒度级配与浓度控制,刚性颗粒、弹性颗粒、纤维材料等协同封堵裂缝,可形成具有“强力链网络”的致密承压封堵层,显著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研制了钻井液封堵特性评价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可模拟不同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不同开度裂缝的漏失与封堵过程,为致密承压封堵机理及钻井液防漏堵漏效果评价提供了实验方法。采用所研制的封堵动态模拟实验装置,优化了不同开度楔形裂缝的强化致密承压封堵钻井液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裂缝开度致密封堵特性,承压能力达8 MPa以上,可显著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7.
地层岩石抗钻特性横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岩石力学强度分析(含纵向、横向变化规律分析)是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认识地下圈闭构造、掌握油气生成和运移环境、制定合理油气资源钻采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集了中国大港油田歧口凹陷东营组、沙河街组地层共27块岩心,测定了抗压强度、可钻性级值等数据,并与对应的测井资料数据开展了相关性研究,建立了分析计算函数;其次,切分各函数不同的相关性系数作为影响权重,再复合于各因素(测井参数)独立的影响规律函数,从而建立对地层岩石强度分析、预测的多因素综合评价函数;最后,将地层岩石强度横向变化规律抽象为一个曲面拟合问题,采用三次曲面幂基函数拟合法建立了映射关系函数,从而形成一种分析地层岩石强度横向变化规律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可用于钻井设计中对指定井位、井身轨迹下的地层纵向、横向岩石力学强度及可钻性级值等的分析预测;更可为钻井工程中钻头选型与个性化设计、井壁稳定性评价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硅酸盐钻井液的抑制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硅酸盐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井壁稳定作用,且无毒、无荧光、成本低,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水基钻井液之一。着重研究和探讨了硅酸盐的抑制能力、影响因素及稳定井壁的机理。研究表明,硅酸盐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抑制效果明显地优于KCl、CaCl2等无机盐类;硅酸盐的模数、加量和钻井液的PH值是影响硅酸盐抑制能力的主要因素;钻井液中硅酸钠的模数为2.8~3.0,加量为3%~4%,且钻井液的pH值维持在11以上时,硅酸钠的抑制效果更好;硅酸盐能与无机盐和聚醇类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硅酸盐的抑制能力。硅酸盐稳定井壁的机理:硅酸盐与地层矿物反应生成沉淀封堵地层微小裂缝和孔隙,改善和提高了泥页岩的半透膜效率;抑制粘土水化膨胀和分散;降低地层孔隙中压力传递速度;与地层中粘土矿物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的研究不仅为沉积、成岩环境的恢复提供依据,也为富有机质页岩的预测提供参考。以上扬子板块3个不同沉积位置钻井(宜昌EYY1井、威远W001-4井、汉中SNY1井)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碳硫分析等实验手段对样品及其黄铁矿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区样品中黄铁矿主要发育草莓状、立方体自形、条带状及不规则非自形等4种类型。其中草莓状黄铁矿发育最多,其粒径整体较小且变化范围较窄,反映以同沉积成因为主,一般与有机质含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他类型黄铁矿则可能为成岩成因。3口钻井页岩样品中黄铁矿形貌特征和粒径特征差异显示,SNY1井沉积水体安静、还原性最强,W001-4井和EYY1井沉积水体下部具有贫氧—厌氧环境的转变,其中W001-4井高丰度黄铁矿可能受绵阳—长宁拉张槽热液活动的影响。岩相对黄铁矿含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硅质页岩和硅质—钙质过渡型页岩比钙质页岩更有利于黄铁矿的形成。黄铁矿对有机孔的发育和保存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页岩储层中天然气的富集和储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中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水平和状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7—2020年开展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参与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称重记账法获得家庭烹调油消费量和个人人日数,结合家庭成员能量摄入比分配到个人,并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成年人烹调油的推荐摄入量25~30 g/d进行评价。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脂肪酸含量,结合个人不同烹调油的消费量,计算个人经烹调油摄入的脂肪酸含量。结果 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的平均消费量为36.23 g/d,其中植物油为33.99 g/d,动物油为2.17 g/d,混合油为0.08 g/d(动植物混合油)。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量在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地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量超过推荐摄入量范围最高值30 g/d的个体比例为50.72%;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是消费率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