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针对新疆硝酸盐矿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水盐体系Na+//Cl-,SO42-,NO3- -H2O,研究了具有不同浓度特征的硝酸盐水盐体系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液相组成及结晶规律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十水硫酸钠的结晶区扩大,复盐 Na2SO4·NaNO3·H2O和硫酸钠的结晶区缩小至消失,氯化钠、硝酸钠的结晶区变化不大;常温下处于不同盐类饱和状态下的溶液,降温过程中将出现不同的结晶路线;对于氯化钠、硝酸钠和 Na2SO4·NaNO3·H2O三盐共饱的卤水,随着温度的降低,三盐始终饱和并析出,但液相组成变化由3种盐的结晶速率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铝在刺参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方法选取体重为(50±10) g的刺参暴露于铝浓度分别为50、150、300μg/L的海水中进行富集实验,分别在第0、1、3、5、7、10、15、21、30 d取样检测分析。富集实验结束后,放入自然海水中开始消除实验,分别在第1、3、7、14、21、35、45 d取样检测分析。结果3个实验组刺参体壁中铝的蓄积量范围为10.0~18.2mg/kg、富集系数范围为53.2~160、最终消除率范围为67.0%~78.6%;纵肌中铝的蓄积量范围为32.2~60.0mg/kg、富集系数范围为189~582、最终消除率范围为84.7%~88.2%;呼吸树中铝的蓄积量范围为69.2~120mg/kg、富集系数范围为365~1143、最终消除率范围为77.9%~86.4%;消化道中铝的蓄积量范围为78.7~275mg/kg、富集系数范围为865~1275、最终消除率范围为74.8%~86.1%。结论刺参各组织铝蓄积量、富集系数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各组织对铝蓄积量和富集系数大小顺序均为消化道呼吸树纵肌体壁,消化道和呼吸树是刺参富集铝的主要器官。刺参纵肌、呼吸树和消化道对铝的蓄积量、富集系数均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体壁对铝的蓄积量也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体壁对铝的富集系数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消除实验期间,刺参体壁、纵肌、呼吸树和消化道中铝残留量随消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现前期消除较快,后期逐渐平稳的趋势;消除实验结束,3个浓度组刺参中铝的最终残留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为减少温度对便携仪器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的影响, 尝试构建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 结合温度信息来预测不同温度下的苹果内部品质。方法 以16、24、32 ℃贮藏温度下红富士苹果为原料, 分别用内置微型光谱仪的自制便携式水果分析仪器获得其透射光谱, 结合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 用阿贝折射仪测定苹果糖度。建立单一温度校正模型、全局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和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对不同温度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 单一温度校正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苹果糖度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474~3.125% Brix; 当采用全局温度混合校正模型时能降低温度对光谱的影响, 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布在0.488~0.533% Brix。根据待测样本的温度来构建多个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 对不同温度下苹果糖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 0.462~0.500% Brix。结论 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可以结合样本温度信息预测苹果糖度, 降低温度对模型的影响, 同时能减少初期建模成本。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采用QuEChERS快速前处理技术,建立鱼肉中23种性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鱼肉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采用QuEChERS快速方法提取、净化,浓缩后的目标物均采用BEH C_(18)分离柱、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外标法定量。雄激素和孕激素采用流动相0.1%甲酸水-甲醇分离,电喷雾正离子(electronic spray ion,ESI~+)扫描;雌激素采用乙腈-水为流动相,电喷雾负离子(ESI~-)扫描。结果 23种性激素标准曲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回收率范围60.93%~102.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小于16.67%,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S/N=3)为0.0015~0.47μg/kg。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可靠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鱼肉中的23种性激素的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通过GB/T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中的3种测定酸价的方法中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为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油脂的酸价进行测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3种测定油脂酸价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方法, 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计算出各种方法不同的来源对不确定度影响的大小。结果 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小, 其次是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 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的不确定度最大。结论 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所测量得到的结果最接近真实值, 更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镰刀属真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毒素,其种类繁多,污染率高,性质差异大,毒性也较强。本综述总结了较为常见的28种镰刀属真菌毒素(T-2毒素、HT-2毒素、蛇形毒素、新茄病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_1、B_2、B_3、串珠镰刀菌素、白僵菌素以及恩镰孢菌素等)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伏马毒素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他几种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作用进行概述。体内毒性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口服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而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为鸡、小鼠、大鼠和猪。体外毒性实验研究用细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人类巨核红细胞祖细胞以及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等。对此类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筛选出最优的天然抑菌剂并探究抑菌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方法以鸡肉主要腐败菌为研究对象,比较茶多酚、山竹多酚和乳酸链球菌素对鸡肉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适合的冷鲜鸡抑菌剂。利用筛选的抑菌剂溶液浸泡鸡肉,从肉的pH、出汁率、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细菌总数等评价其对鸡肉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山竹多酚/乳酸链球菌素复配液(山乳复配液)和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复配液(茶乳复配液)比单一抑菌活性好,均呈现浓度效应关系。在整个贮藏期间,鸡胸肉的pH值、出汁率、TVB-N值、菌落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种复配抑菌液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且山乳复配液抑菌的保鲜效果较好。结论0.4%山竹多酚和1.2‰乳酸链球菌素的复配保鲜液对冷鲜肉的保鲜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建立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茶叶中26种农药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过滤型多壁碳纳米管柱净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结果碳纳米管净化能够有效去除茶叶中干扰物质,简化实验步骤,降低前处理过程中农药的分解。26种农药在0.04~1.6μg/m 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0.05 mg/kg,定量下限为0.015~0.15 mg/kg。采用该方法对茶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加标回收率在66.6%~125.5%,相对标准偏差为0.3%~6.4%(n=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茶叶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9.
李献  李效静 《食品科学》1992,13(1):45-47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简称肠毒素)的检测,以前多以猫、猴等动物实验为主。由于动物的来源有限,个体差异较大而不能定量等原因,使得动物实验的局限性很大。血清学试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优点,在毒素检测方面发展很快。为了检测出  相似文献   
130.
目的优化库尔勒香梨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研究。方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对库尔勒香梨三萜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以三萜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香梨三萜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提取的最优条件: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达20.69 mg/g。库尔勒香梨三萜和V_C对DPPH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香梨三萜抗氧化能力弱于V_C。结论所选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库尔勒香梨三萜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