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577篇 |
免费 | 25872篇 |
国内免费 | 122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237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19353篇 |
化学工业 | 21829篇 |
金属工艺 | 12116篇 |
机械仪表 | 13169篇 |
建筑科学 | 13663篇 |
矿业工程 | 8160篇 |
能源动力 | 4931篇 |
轻工业 | 20898篇 |
水利工程 | 5648篇 |
石油天然气 | 6684篇 |
武器工业 | 2713篇 |
无线电 | 1885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931篇 |
冶金工业 | 7270篇 |
原子能技术 | 2925篇 |
自动化技术 | 242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9篇 |
2024年 | 3502篇 |
2023年 | 3826篇 |
2022年 | 7481篇 |
2021年 | 9368篇 |
2020年 | 7041篇 |
2019年 | 4824篇 |
2018年 | 5030篇 |
2017年 | 6049篇 |
2016年 | 5281篇 |
2015年 | 8175篇 |
2014年 | 10217篇 |
2013年 | 11733篇 |
2012年 | 14276篇 |
2011年 | 14890篇 |
2010年 | 14214篇 |
2009年 | 13643篇 |
2008年 | 13932篇 |
2007年 | 13080篇 |
2006年 | 11324篇 |
2005年 | 9004篇 |
2004年 | 6686篇 |
2003年 | 4637篇 |
2002年 | 4422篇 |
2001年 | 3941篇 |
2000年 | 3126篇 |
1999年 | 1185篇 |
1998年 | 472篇 |
1997年 | 357篇 |
1996年 | 344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65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01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31篇 |
1959年 | 28篇 |
1951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和乡村文化景观,从一定空间范围看其存在明显的域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这一空间分异成为传统村落区系特征识别及区域系统保护的研究核心,同时国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已逐步走向类型谱系与区划。因此,尝试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区划方法开展进一步探索,首先,构建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民居类型、社会文化4种类别21个类型的文化景观解构框架。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村落数据型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提取主成分因子,并进行系统聚类。最后,将系统聚类结果与描述型因子的定性感观印象相结合,形成传统村落区系划分方法。此外,以重庆32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实证应用。研究表明:①形成一套“因子解构—数据收集与处理—主成分提取与系统聚类—区系划分”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区系划分方法;②重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可划分为4个区系。为下一步传统村落区域性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借助GIS空间技术手段,运用景观因子的定性分析和量化的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以云南省腾冲市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分层级方式探讨区域视角下村落景观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村落景观特征可从全境尺度和聚落尺度两个层级入手,不同层级具有不同景观构成要素、形态与特征;(2)腾冲区域村落景观可划分为6个一级景观单元和13个二级景观单元;(3)腾冲村落景观存在区域相似性和渐变性,核心区与边缘区、坝区与山区存在明显差异性;(4)现有村落景观格局受到地理环境与交通线路、边疆治理与移民宽乡、民族迁徙与文化涵化、宗族社会与宗教民俗等共同作用。同时,为腾冲区域传统村落的整体连片保护提供研究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反应骨料颗粒细观组分对混凝土弯曲拉伸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混凝土随机骨料细观尺度力学模型,细观组分材料采用塑性损伤和线弹性本构关系,开展混凝土弯曲拉伸细观尺度数值模拟,探讨骨料颗粒的影响机理,并与混凝土弯曲拉伸试验进行对比。研究显示:(1)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混凝土在弯曲拉伸荷载下的宏观力学行为。(2)弯曲拉伸损伤从模型底部薄弱的界面过渡区形成,并向砂浆基质延伸。骨料粒径越大,损伤路径相对越曲折。(3)随着骨料粒径的减小,混凝土弯曲抗拉强度略有提高,尺寸效应现象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为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机遇,探索符合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以《园林规划设计》第四版教材修订为契机,构建学生、教师、社会从业者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结合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研讨会,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教材建设意见调研。将各方主体意见进行分析、对比与整合,从价值导向引领、学科前沿把握、学科交叉融合、信息技术联动及在线课程建设5个层面构建新形态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建设体系。通过对本系列教材优化路径的探索,以期为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也为风景园林教育的优化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为了使气味浓度结果反映气味污染的真实情况,合理筛选气味评价员及组建气味评价小组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于气味评价员筛选均有相应要求。本文分别依据标准嗅液法、正丁醇-动态稀释嗅觉仪法对气味评价员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正丁醇-动态稀释嗅觉仪法的筛选更严格。利用两种方法筛选的气味评价员组成不同的气味评价小组评价相同建材产品的气味浓度,数据表明,通过正丁醇-动态稀释嗅觉仪法筛选的气味评价小组气味浓度评价结果的精密度和重复性更好。通过正丁醇-动态稀释嗅觉仪法筛选的气味评价员依据正丁醇个人阈值进一步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气味评价员,分析显示,优化气味评价小组的人员组成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便于同级气味评价员的替换。 相似文献
999.
1000.
膜结构的预张拉水平直接影响结构初始形态和力学性能,而一般找形分析无法将预应力的产生与施工过程对应起来。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找形方法,通过对膜结构张拉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描述了膜结构中预应力的产生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逐时逐点跟踪结构中应力的变化,这一找形方法包含了张拉方案的确定、如何及时反馈结构内力分布的变化和结构变形的变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给施工过程以有效指导,并对施工误差引起的应力分布误差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