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69篇
  免费   8925篇
  国内免费   5822篇
电工技术   602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082篇
化学工业   11309篇
金属工艺   5136篇
机械仪表   5558篇
建筑科学   5797篇
矿业工程   2629篇
能源动力   1914篇
轻工业   8386篇
水利工程   2112篇
石油天然气   2915篇
武器工业   908篇
无线电   88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98篇
冶金工业   3038篇
原子能技术   1215篇
自动化技术   12337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1267篇
  2022年   2665篇
  2021年   3550篇
  2020年   2555篇
  2019年   2083篇
  2018年   2293篇
  2017年   2421篇
  2016年   2274篇
  2015年   3379篇
  2014年   4279篇
  2013年   5228篇
  2012年   6230篇
  2011年   6800篇
  2010年   6250篇
  2009年   6104篇
  2008年   6200篇
  2007年   5846篇
  2006年   5359篇
  2005年   4269篇
  2004年   3090篇
  2003年   2210篇
  2002年   2078篇
  2001年   1803篇
  2000年   1445篇
  1999年   847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红枣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果品,已有近四千多年的栽植和食用历史。红枣多糖是一种复合杂多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糖是红枣果中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保肝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红枣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红枣多糖的利用以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红枣多糖构效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The effect of biochar substituted for anthracite as reductant on magnetizing-roasting pyrite cinder was investigated.The key of magnetizing-roasting is the gasification reaction between reductants and CO2.Since biochar could react with CO2 more rapidly at lower temperature,the reactivity of biocha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nthracite.The gasification of biochar could produce reducing condition ofφCO/(φCO+φCO2)about 10%-20% between 700-800 ℃,which is in accord with the atmosphere and temperature of Fe2O3 reduction.So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duction of iron mineral of pyrite cinder.Compared with anthracite,biochar could decrease the roasting temperature from825 to 750 ℃ and roasting time from 20 to 15min,which shows that a better effect of magnetization could be obtained in the condition of lower temperature and shorter time.Using biochar as reductant,iron concentrate extracted from pyrite cinder as about 64%iron grade could be produced,and the recovery is over 9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bove 90% grinding particle less than 0.045 mm and magnetic intensity of 0.124-0.194 T.  相似文献   
43.
针对马钢张庄矿高压辊磨机辊套疲劳断裂严重、对辊精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等问题,马钢重机公司根据张庄矿实际生产要求对对辊进行国产化,国产化内容包括辊轴、辊套等零部件的新制以及装配工艺攻关,通过技术研发同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成功对高压辊磨机辊套与辊轴以及辊轴与轴承进行装配,完成了张庄矿高压辊磨机整对对辊的国产化,为该型设备后续生产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殷忠  蒋励 《中国酿造》2020,39(11):169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uEChERS-HPLC-MS/MS)测定谷类杂粮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ON)共4种真菌毒素。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水溶剂提取,经Florisil+C18+无水硫酸镁净化后检测。以0.10%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在质谱检测器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85.1%~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6.22%。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谷类杂粮制品中DON、3-ADON、15-ADON 和ZON的分析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5.
46.
铝合金热轧板锭熔铸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铝合金热轧板锭的熔铸设备和熔铸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就,重点介绍晶粒细化、熔体净化、检测及铸造新技术,为国内铝板带企业跟踪国际铝合金板锭熔铸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7.
尹向林 《山西冶金》2006,29(1):30-31,34
通过对接轨站设置位置和布置图型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能够充分反映接轨站作业特点的交接方式。对接轨站所采用的布置图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48.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9.
硫化物预处理方法研究及测定中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水资源保护》2006,22(1):78-80
针对水和废水中硫离子的特点,设计制作了测定硫化物的酸化—吹气—吸收预处理装置,并验证了该装置对硫化物的回收效果,简化了原来的预处理方法。总结分光测定过程中注意的若干事项,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使该方法具有更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particularly noble metals supported on SiO2,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lica–metal interface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in electronic device fabricati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e.g.,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 at work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re not well-understood. In this review, the present status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l–silica interface is reviewed. Recent results of model studies in our laboratories on Pd/SiO2/Mo(1 1 2) using LEED, AES and STM are reported. In this work, epitaxial, ultrathin, well-ordered SiO2 films were grown on a Mo(1 1 2) substrate to circumvent complications that frequently arise from the silica–silicon interface present in silica thin films grown on silic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